國產機械人G1登陸香港 助企業轉型振興經濟
機械巨星登陸香港:為本地經濟注入新活力?
在科技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機械人與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幻情節,而是正一步步走進我們的生活。香港,這座以效率和創新著稱的國際都市,也迎來了它的「機械新成員」。最近,一家本地機械人服務公司Xlife Robot引進了一款國產人形機械人G1,並將其命名為「Bobby」,此舉不僅讓這款先進機械人首次在香港亮相,更為本地經濟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
這次引進的機械人G1,出自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它身高約127厘米,體重約35公斤,擁有令人驚豔的靈活性,甚至可以表演打太極、舞棍等高難度動作。更令人矚目的是,Bobby內置了先進的ChatGPT技術,具備即時回答問題的能力,儘管需要約3秒的反應時間。這款機械人的零售價原本為9.9萬人民幣,但由於產量有限,目前市場價格已炒至30萬。Xlife Robot公司將這台引進的G1機械人命名為「Bobby」。
Bobby的到來,不僅僅是多了一台高科技產品,Xlife Robot的創辦人鄭海名先生更希望藉此機會,為香港帶來新的活力,特別是透過公開互動和租賃服務,期望能「振興香港經濟」。
街頭快閃與觀光新亮點
為了讓更多市民和遊客認識Bobby,Xlife Robot計劃將Bobby帶到街頭進行互動。鄭海名先生認為,Bobby有望成為香港新的「打卡位」,提升旅客的新鮮感,從而吸引更多人來港,刺激消費。Bobby已經在早前的長洲搶包山活動中亮相,與現場民眾進行了互動。
這種將先進機械人融入公共空間的做法,無疑為城市增添了一抹未來色彩。想像一下,在繁忙的街道轉角,一個能說會動、甚至能與你簡單交流的機械人映入眼簾,這種新奇體驗本身就能吸引大量目光。對於尋求新鮮感的現代遊客來說,與機械人合影、互動,可能會成為他們旅程中難忘的片段,並樂於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形成病毒式傳播,無形中為香港進行宣傳。
從商業租賃看應用前景
除了公開互動,Xlife Robot也提供了Bobby的租賃服務,定價為每3小時8,800港元。目前已有大型商場對租用Bobby表示興趣。這顯示出商業領域對於引進機械人服務的需求和潛力。
商業租賃模式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接觸和應用機械人的彈性方式。對於零售店鋪、展覽活動、商業發布會等場景而言,租用Bobby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顧客、提升現場氣氛、增加話題性。例如,香水品牌Floroma的創辦人翁靜女士就表示有興趣租用Bobby,認為它能吸引更多顧客進入店內。她也點出了機械人現階段的局限性,認為其暫時未能完全取代需要與顧客深入溝通的店舖員工。但她同時強調,這筆租賃開支可以視為一種「Marketing cost」,能否帶來額外負擔,取決於它能否有效「引流」。
這番話道出了核心:機械人的價值在於其能否為商業目標服務。目前階段,像Bobby這樣的服務型機械人,其主要價值在於前端的引流和互動,是吸引目光、製造話題的工具。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人力,但在需要複雜情感交流、專業知識判斷的領域,人類員工的價值仍是不可替代的。
潛在的挑戰與未來的可能性
然而,將機械人引入現實應用場景也面臨一些挑戰。鄭海名先生提到,目前經營這盤生意的一個難處是「保險」問題。由於缺乏針對機械人的保險方案,例如機械人受損或意外造成人身傷害時的賠償問題,這為推廣和應用帶來了不確定性。這個問題凸顯了新興科技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相關配套和規範的建立,包括法律法規、保險體系等,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儘管面臨挑戰,Xlife Robot對未來充滿信心。鄭海名先生透露,未來公司將積極與來自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高端機械人品牌合作,引進不同型號的服務型、工業型及教育型機械人,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這預示著香港未來有望看到更多不同類型、具備不同功能的機械人,應用範圍也將更加廣泛。從服務業的迎賓、導覽,到工業生產的自動化,再到教育領域的輔助教學,機械人在不同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振興經濟的多元視角
從「振興本地經濟」的視角來看,引進像Bobby這樣的機械人,其影響是多層次的。首先,它直接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和就業機會,例如機械人的維護、操作、租賃服務等。其次,透過吸引遊客和提升商業活動的吸引力,有望間接刺激旅遊、零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後,機械人技術的引入和應用,也能推動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企業,形成產業鏈,從而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當然,要真正實現「振興」,單靠引進幾台機械人是不足夠的。這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考慮推出相關的鼓勵政策和法規,為機械人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支持;企業應積極探索機械人在自身業務中的應用,提高效率,創新服務;學術界則應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研究。
結語:科技賦能下的香港未來
Bobby的登陸,是香港 embracing 科技浪潮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是一個具象化的科技產品,更是一個象徵,預示著機械人技術正在逐步走入香港社會,並在商業和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前路仍有挑戰,但科技賦能下的香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像Bobby一樣的機械人,在香港的街頭、商場、甚至家中,為這座城市帶來新的活力和改變,共同書寫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