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購潮 4月300企砸千億

資本市場的「穩定器」:A股回購增持潮的深度剖析

四月,一個充滿春意的季節,對於A股市場而言,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場由超過300家上市公司發起的「回購增持」熱潮,如同一股暖流,為市場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活力,涉資規模更是高達千億人民幣。 這不僅是數字上的躍動,更是市場參與者對自身價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表達,其背後的深意與影響,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這股回購增持的力量,猶如市場的「穩定器」。在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情緒波動的時刻,上市公司的積極行動,無疑是給予投資者的一劑強心針。 透過回購自身股票或主要股東增持,公司傳遞出「我們相信自己的價值」的清晰信號,這對於穩定股價、提振市場情緒起到了關鍵作用。 尤其是在市場調整期間,這種「真金白銀」的投入,更能有效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進市場交投活躍度的提升。

春潮湧動:回購增持的廣泛參與

這波回購增持潮並非單一力量推動,而是展現了市場參與主體的多元化。 不僅有像三一重工、美的集團、榮盛石化這樣的民營企業巨頭積極參與,更有中國石油、中國中鐵、中遠海發等央國企發揮「領頭羊」作用,大手筆披露回購增持計劃。 這種國企與民企齊發力的景象,共同構築了市場信心的堅實基礎。 國資央企的示範效應尤為顯著,例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這「三桶油」,合計計劃投入金額上限就高達百億元。 同時,像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國有資本營運平台也相繼宣布增持,其中中國誠通更計劃使用千億元級別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進一步顯示了「國家隊」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的決心。

政策春風:回購增持的推手

這股回購增持熱潮的背後,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支持與引導。近年來,中國證監會持續完善相關制度,鼓勵上市公司進行回購和股東增持,將其作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創設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了低成本的資金支持,有效降低了回購增持的資金壓力。 這一政策工具的推出和不斷優化,顯著提升了上市公司進行回購增持的意願和能力,成為推動這波熱潮的重要催化劑。 據統計,截至2025年4月末,上市公司披露的擬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金額上限已超過千億元。

長遠價值:回購增持的深層影響

回購增持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更對A股市場的長期生態產生積極影響。

首先,回購可以視為公司對自身價值被低估的一種市場化反應。當公司認為自身股價未能真實反映內在價值時,透過回購可以提升每股收益,增加股東權益,從而提升公司價值。 歷史經驗表明,在市場低點出現的密集回購,往往預示著市場的階段性底部,並能有效推動市場行情企穩或反轉。

其次,回購(尤其是用於註銷的類型)可以直接減少公司總股本,提高每股盈利能力,這對於提升公司基本面具有實質性意義。 而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回購,則有助於激發員工積極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再者,主要股東的增持行為,更是向市場展示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這種信心傳導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流入,優化市場投資結構。

展望未來:回購增持的持續力量

隨著政策供給的持續完善和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響應,預計A股市場的回購增持熱潮有望持續。 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對回購增持的認知和運用趨於成熟,將其視為常態化、制度化的市值管理工具。 加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的持續加碼,為回購增持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此外,市值管理指引與考核的深化,也將推動更多「註銷式回購」與「激勵型增持」的落地,進一步鞏固A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基礎。

千億級別的回購增持計劃,是A股市場在特定時期展現韌性和活力的縮影。 它不僅是對短期市場波動的有力回應,更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上市公司重視股東回報的體現。 讓我們拭目以待,這股回購增持的力量如何繼續書寫A股市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