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慈善拍賣 張家朗擊劍甘比鈎織

碧海藍天的召喚:一場連結體育、藝術與保育的溫柔盛事

近年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日益提升,而如何將冰冷的科學數據轉化為觸動人心的行動,一直是保育團體努力的方向。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作為推動亞洲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力量,今年迎來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藉此特別企劃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慈善拍賣,巧妙地將體育精神、藝術創意與海洋保育結合,譜出一首溫柔而堅定的保育樂章。 這場拍賣會不單是籌募經費的管道,更是一次公眾教育與參與的創新嘗試,讓保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融入生活的具體實踐。

躍動的劍尖,閃耀的保育心:張家朗的擊劍拍賣

當我們談到香港體育界的驕傲,劍神張家朗的名字無疑會立刻躍入腦海。 他在奧運賽場上奪得金牌的英姿,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這次,張家朗慷慨捐出他親筆簽名的2024年巴黎奧運比賽擊劍及照片作為拍賣品,其底價高達十萬港元,充分彰顯了他對保育事業的支持與投入。 這不僅僅是一把擊劍,它承載著運動員的汗水與榮耀,更象徵著一種拼搏不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如同保育工作一樣,需要長期的堅持與付出。 想像一下,能夠擁有這把富有傳奇色彩的擊劍,同時也為保護珍貴的海洋生物盡一份力,這份意義遠超於物品本身的價值。

巧手編織的愛:跟甘比學習鈎織的獨特體驗

除了體育界的明星,這次拍賣會也邀請到保育特使劉陳凱韻(甘比)親自教授鈎織工作坊。 這項拍賣品獨特而富有創意,將藝術與保育巧妙結合。 鈎織,這項看似尋常的手作活動,在甘比的演繹下,多了一份溫柔的關懷與力量。 透過親身參與工作坊,競投者不僅能學習一門手藝,更能近距離感受保育特使對環境保護的熱情,並從中體會到,即使是簡單的日常活動,也能與保育產生連結。 這種將生活與保育緊密結合的方式,更容易引發大眾的共鳴與參與。

明星光環下的保育力量:多樣化的拍賣品與體驗

這場慈善拍賣的亮點遠不止於此。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成立三十周年,特別推出了多樣化的拍賣品與體驗,以吸引不同興趣的競投者。 其中,港產大熊貓雙胞胎「家姐」和「細佬」的百日足印,以獨一無二的方式珍藏著牠們成長的印記,極具紀念價值。 此外,還有與保育大使梁詠琪一起體驗陶瓷工作坊、與保育大使黃翠如一起體驗「大熊貓護理揭秘」活動,以及保育大使莊莎娜設計的蝴蝶造型戒指等,都將明星效應與保育主題完美結合。 更有英國樂隊Coldplay親筆簽名吉他,底價五萬元,為拍賣會增添了國際化的藝術氣息。 這些多樣化的選擇,旨在鼓勵更多人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保育。

不只拍賣,更是保育里程碑的回顧與展望

這次慈善拍賣的舉辦,正值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成立三十周年之際。 這三十年來,基金一直致力於推動野生物種及自然生態保育工作,守護亞洲的生物多樣性。 基金已撥款超過1.12億港元,資助了587項研究項目及保育計劃,涵蓋逾280個物種。 在香港本地,基金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協助處理了逾670宗鯨豚擱淺案,並發現了15個新物種。 此外,基金在保護中華白海豚、淡水龜、馬蹄蟹及珊瑚等本地野生生物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這些成果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與捐助。 這次慈善拍賣,不僅是籌募未來保育工作的經費,更是對過去三十年保育成果的肯定與回顧,同時也展望未來,呼籲更多人加入保育行列。

保育,一場需要你我攜手的永續旅程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龐建貽表示,社會捐助對基金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守護生物多樣性需要更多資源來帶來創新方案。 這場慈善拍賣所得的所有收益,都將直接用於支持保育基金的重要工作。 保育工作並非一蹴可幾,它是一場需要長期投入與堅持的永續旅程。 從研究調查到棲息地保護,從物種復育到公眾教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源與人力。 透過參與這次慈善拍賣,無論是競投拍賣品,或是參與體驗活動,都是對保育工作的實際支持。

除了慈善拍賣,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還將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三十周年,其中包括「狗狗保育嘉年華」,讓市民可以帶著愛犬一同入園,參與攤位遊戲,並有為狗狗特製的營養小食。 這些活動的舉辦,旨在以更輕鬆愉快的方式,拉近公眾與保育的距離,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保育行動中來。

結語:為地球家園編織希望的藍圖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慈善拍賣,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與創新嘗試。 它證明了體育、藝術、明星效應都能成為推動保育的有力工具。 透過這次拍賣,我們看到了社會各界對保育事業的關注與支持。 然而,保育之路漫長而充滿挑戰,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持續努力。 讓我們一起為地球家園編織出一幅充滿希望的藍圖,讓更多生命得以繁衍,讓我們的下一代依然能夠欣賞到這片藍色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