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專才986萬蝕讓柏傲莊 5年帳蝕54萬
在現今變幻莫測的房地產市場中,每一次交易都像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故事。最近,大圍柏傲莊的一個單位成交,不僅牽動了市場的神經,更折射出當前樓市的微妙生態:新來港的內地專才買家「執」到了一個小小的「蝕讓貨」,築起了他們的愛巢,而原業主則在短短五年內,帳面蒸發了數十萬元。這宗個案看似尋常,卻蘊含著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市場現象與人生故事。
樓市浮沉:柏傲莊的光影故事
柏傲莊,這個位於港鐵上蓋的大型屋苑,自推出以來就備受矚目,交通便利是其一大優勢,吸引了不少置業人士的目光。 然而,近年來香港樓市經歷了一段調整期,許多高位入市的業主面臨資產貶值的壓力。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蝕讓」個案屢見不鮮,即使是被視為交通樞紐的鐵路盤,也難以完全倖免。 柏傲莊的這宗成交,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
這次成交的單位位於柏傲莊2A座低層,是一個實用面積495平方呎的兩房連平台特色單位。 原業主在2020年以約1039.6萬元一手購入,而新買家則以986萬元承接,帳面虧蝕約53.6萬元,貶值幅度約為5.2%。 對於原業主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苦澀的結局,五年的持有最終換來了資產的縮水。
專才視角:在港尋找新起點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新婚的內地「高才通」專才買家。 「高才通」計劃是香港政府為吸引高端人才而推出的措施之一,旨在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這些新來港的專才而言,置業安居是融入香港生活、建立歸屬感的重要一步。
在過去,非香港永久居民在港置業需要繳納高額的「辣稅」,大大增加了他們的置業成本。 然而,隨著香港政府取消了多項額外印花稅,內地或海外人士的置業印花稅率已與港人看齊,這無疑降低了專才在港置業的門檻。 此外,擁有香港身份證的專才,即使尚未成為永久居民,也有機會申請高成數按揭,進一步減輕了首期壓力。
正是在這樣的政策利好和自身需求下,這位內地專才選擇了柏傲莊。 對於他們來說,港鐵上蓋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這個低層連平台特色單位,或許也滿足了他們對於居住環境的特定偏好。 雖然是「蝕讓貨」,但對於新來港、急需安居的專才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負擔且符合需求的選擇。
蝕讓現象:市場調整的真實寫照
柏傲莊的這宗成交,只是香港樓市近期眾多蝕讓個案中的一個縮影。 從數據上看,近年來不少在高位入市的業主都面臨虧損。 例如,九龍塘有豪宅單位在6年內貶值逾6成,帳面蝕讓逾1300萬元;北角柏傲山一個複式單位更是慘蝕7400萬元。 即使是過往被認為具有較強抗跌能力的鐵路盤,也頻繁出現蝕讓成交。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息口上升,增加了置業成本,影響了買家的入市意欲。 雖然近期有減息的預期,但樓市氣氛仍未完全回暖。 其次,新盤的大幅減價策略,分流了部分二手市場的購買力,使得二手業主不得不降價求售。 此外,部分高樓齡單位由於難以獲得銀行按揭,也需要提供更大的折讓才能吸引買家。
專才的影響:為樓市注入新動力
儘管市場整體面臨調整,但新來港的內地專才正逐漸成為香港樓市的一股新興力量。 據統計,截至2023年10月底,已有約7萬名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的專才,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內地。 他們的到來,為香港帶來了新的購買力,尤其是在撤辣政策下,他們的置業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在港置業的吸引力。
對於這些專才而言,置業不僅是滿足居住需求,更是對香港未來發展投下的信任票。 他們在港落地生根,有助於為香港樓市注入新的活力,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下行的壓力。 雖然目前單宗成交的影響有限,但隨著越來越多專才選擇在港置業,他們的集體影響力將不容小覷。
展望未來:市場前景的考量
柏傲莊的蝕讓成交以及內地專才的入市,共同繪製了當前香港樓市的複雜圖景。 市場正經歷調整,業主面臨虧損壓力,但同時,新的需求正在積聚,為未來帶來希望。
對於原業主而言,這是一次資產價值的重估,也是市場波動下的無奈。 對於新婚的內地專才而言,這是一個在香港建立家庭、展開新生活的開始,他們在市場低迷時覓得了心儀的居所。
展望未來,香港樓市的走向仍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走勢、利率政策、以及政府對人才引進的力度等。 然而,專才的持續流入,無疑為市場增添了一份動力。 他們的故事提醒我們,樓市不僅是冰冷的數字和圖表,更是無數個人與家庭的夢想與抉擇的載體。 在變動的市場中,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