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掃黃拘64歲男 檢避孕套帳簿

城中秘聞:旺角廣東道的幽暗角落

廣東道,一個在香港無人不曉的名字。提起它,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名店林立、人潮熙攘的繁華景象,是旅客們手挽戰利品、臉上洋溢著滿足笑容的畫面。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後,總有不為人知的陰影。就在這條看似璀璨的街道上,卻隱藏著一些難以啟齒的「秘聞」——那些藏匿於尋常巷弄中的淫竇,如同一顆顆潛伏的毒瘤,悄然腐蝕著城市的肌理。

這次,旺角警區特別職務隊的雷厲行動,便將其中一顆毒瘤連根拔起。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掃黃故事。警方根據線報,經過深入調查,鎖定廣東道的一個單位,並於今日(14日)下午展開代號「搜鷁」的掃黃行動。行動中,成功搗破一個懷疑賣淫場所,並拘捕了一名涉嫌「管理賣淫場所」的64歲男子。 現場檢獲的證物,包括記帳簿、避孕套等,無聲地揭示了這個「淫竇」的運作模式。

潛藏的罪惡:淫竇的運作與危害

所謂「淫竇」,即是指非法經營的賣淫場所。這些場所通常隱藏在住宅單位、商業大廈,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舊樓之中,企圖規避警方的偵查。它們的經營模式多種多樣,有些是以「一樓一鳳」的形式存在,有些則是多個性工作者在同一單位內提供服務。無論形式如何,其本質都是利用色情交易牟利,嚴重擾亂社會治安和風氣。

這些淫竇的出現,不僅僅是道德問題,更涉及多層面的法律與社會危害。首先,它們是非法經營,逃避稅收,損害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其次,這些場所往往與其他犯罪活動有關聯,例如販賣人口、洗黑錢等,形成一個複雜的犯罪網絡。再者,淫竇的存在也容易滋生疾病傳播的風險,對公眾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而對於在其中工作的性工作者而言,她們的權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容易遭受剝削、壓迫甚至暴力侵害。有些更是被迫從事性工作,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淫竇,可以說是一個將人性陰暗面暴露無遺的場所,是一個充滿著剝削與罪惡的空間。

警方的「搜鷁」行動:持續的打擊力量

這次在廣東道搗破淫竇的行動,並非孤例。事實上,旺角警區的「搜鷁」行動是一項持續性的掃黃工作,旨在打擊區內的非法賣淫活動。翻查資料,類似的行動屢見不鮮。例如,在2022年5月,旺角警方就曾在上海街和廣東道搗破兩間賣淫場所,拘捕了涉嫌「管理賣淫場所」的男子,並檢獲了記帳簿、避孕套等證物。 2020年6月,警方同樣在廣東道及弼街搗破淫竇,拘捕了多名涉案人員。

這些頻繁的掃黃行動,一方面顯示了旺角區非法賣淫活動的猖獗,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警方打擊此類犯罪的決心和力度。每一次的「搜鷁」行動,都是對犯罪分子的震懾,也是對社會治安的維護。警方通過喬裝偵查、突擊搜查等方式,不斷壓縮淫竇的生存空間,努力將這些潛藏的罪惡公諸於世。

被捕的管理人:淫竇運作的關鍵人物

這次被捕的64歲男子,被控涉嫌「管理賣淫場所」。 在淫竇的運作中,管理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負責場所的日常營運、招攬性工作者、管理帳目、收取費用,甚至負責應對警方的檢查。他們是整個非法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剝削的執行者。

檢獲的記帳簿和避孕套等證物,也為警方的指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記帳簿記錄了非法的交易活動,是犯罪所得的證明;避孕套則直接證明了場所內進行的賣淫活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在法律面前卻是鐵證如山。

法律的武器:對「管理賣淫場所」罪的詮釋

根據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第139條《經營賣淫場所》,任何人將任何處所、船隻或地方經營作賣淫場所,或管理或協助管理,或以其他方式掌管或控制經營作賣淫場所的處所、船隻或地方,即屬犯罪。 一經定罪,最高刑罰可處罰監禁10年。這條法例為警方打擊淫竇提供了法律基礎,也體現了香港社會對經營賣淫場所的零容忍態度。

這次被捕的64歲男子,將面臨法律的制裁。案件將於6月13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法庭將根據警方提交的證據和相關法律條文,對其是否構成「管理賣淫場所」罪進行審理。這不僅是對個案的審判,也是對所有企圖經營或管理淫竇者的警示。

結語:城市的淨化與社會的責任

旺角廣東道的這次掃黃行動,再次提醒我們,即使在最繁華的都市中心,也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罪惡。警方的不懈努力,是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力量,但城市的淨化,需要的不僅僅是警方的行動,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作為市民,我們應該提高警惕,發現可疑情況時及時向警方舉報。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那些被迫從事性工作的人們,給予她們必要的關懷和幫助,讓她們有機會擺脫困境。

掃黃行動或許能一時清除某些淫竇,但只要存在對色情服務的需求和背後的利益鏈條,新的淫竇就可能在城市的另一個角落死灰復燃。因此,打擊非法賣淫活動是一場持久戰,需要警方、社會各界和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將那些藏匿在城市陰影中的罪惡徹底清除,讓廣東道,乃至整個香港,都能展現出真正的光明與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