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逆市創新高,市值突破2600億

當市場瀰漫著觀望甚至保守的氛圍時,總有一些企業能逆勢而上,以令人驚豔的表現吸引所有目光。泡泡瑪特(Pop Mart),這家以潮流玩具「盲盒」風靡全球的公司,近期在香港股市的表現便是最佳寫照。憑藉旗下人氣IP Labubu的超凡魅力,泡泡瑪特股價一飛沖天,不僅「逆市破頂」,更晉升港股「雙紅底股」行列,市值衝破2600億港元,成為資本市場上的熱議話題。

潮玩巨頭的逆襲:Labubu引領的市場奇蹟

泡泡瑪特的崛起,並非一蹴可幾。這家公司透過獨特的「盲盒」行銷模式,結合一系列療癒可愛的IP公仔,成功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心。而近期,Labubu這個擁有尖尖耳朵、頑皮微笑和鋒利牙齒的北歐森林精靈,更是成為引爆市場的關鍵。

Labubu的爆紅,不僅推升了泡泡瑪特的營收和盈利,更直接反映在股價上。根據2024年財報,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總營收高達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7倍,一躍成為泡泡瑪特最賺錢的自有藝術家IP。 這種驚人的增長速度,顯示出Labubu在全球市場的強大吸引力。

「雙紅底」的意義:不只股價,更是市場的認可

在香港股市,「紅底股」通常指的是股價超過100港元的股票,這個名稱源於香港100元鈔票的紅色底色。 「雙紅底股」則意味著股價跨越200港元大關,這不僅代表著股價的絕對高度,更象徵著市場對公司價值和未來前景的高度認可。

泡泡瑪特能夠在市場波動中逆勢而上,成功晉身「雙紅底股」,其背後有多重因素。首先,強勁的業績是股價上漲的基石。公司2024年全年營收大幅增長107%,達到13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也實現了翻倍以上的增長。 亮眼的財報數據,為股價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其次,以Labubu為代表的IP在全球範圍內的成功推廣,極大提升了泡泡瑪特的品牌影響力。從Blackpink成員Lisa到美國女歌手Rihanna,名人的加持讓Labubu成為一種潮流符號,引發全球粉絲的搶購熱潮,甚至出現了排隊數小時才能買到的盛況。 這種現象級的市場反應,無疑增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增長的信心。

全球擴張的藍圖:下一個成長引擎

泡泡瑪特的野心並不止於此。公司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高達375%,佔總營收的比例顯著提升。 董事長兼CEO王寧更提出,希望在2025年實現海外市場百億元人民幣的營收目標,並「在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

這種全球化的佈局,不僅擴大了泡泡瑪特的收入來源,也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海外市場的高毛利率,也為公司帶來了更豐厚的利潤。 隨著海外門店和線上渠道的持續擴張,以及Labubu等IP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發酵,海外市場有望成為泡泡瑪特新的成長引擎。

面對挑戰與未來展望:IP的力量與平台化轉型

當然,泡泡瑪特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市場對其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IP的生命週期以及二手市場的溢價等問題仍有討論。例如,有分析指出,Labubu產品在二手市場的炒價下跌,可能與公司增加供應導致的二手價下跌有關。 此外,股東的減持行為也引發了市場的不同解讀。

然而,泡泡瑪特正努力透過多種方式應對這些挑戰。公司不斷豐富IP矩陣,除了Labubu之外,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等IP也均實現了可觀的營收增長,降低了對單一IP的依賴。 同時,泡泡瑪特也在探索平台化的發展方向,計劃推出動畫短片等內容,進一步提升IP的影響力和黏性。

總體而言,泡泡瑪特憑藉其獨特的商業模式、成功的IP運營以及積極的全球化戰略,在市場逆境中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Labubu的爆紅,是公司IP孵化和市場推廣能力的集中體現。晉身「雙紅底股」,則是資本市場對其過往成績和未來潛力的肯定。雖然前路仍有挑戰,但泡泡瑪特所展現出的IP力量和全球化佈局,為其未來的發展描繪了充滿想像的空間。這個潮玩巨頭能否持續創造奇蹟,時間會給出答案,而市場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