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佩自傳曝光童年困境 與爸爸相機記憶同行

一個關於夢想、童年與傳承的故事:周吉佩的《第三人生》自傳揭秘

人生如戲,每個轉折都譜寫著獨特的篇章。對於《中年好聲音》冠軍周吉佩(吉吉)而言,即將推出的個人自傳《第三人生》,不僅是他對過去歲月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將夢想、親情與成長經歷娓娓道來的真誠分享。這本書承載著他從童年鐵皮屋到站上閃耀舞台的軌跡,特別是以父親的遺物相機進行拍攝,為這段人生旅程增添了厚重的情感份量。

生命的底色:鐵皮屋裡的快樂時光

周吉佩的童年,並非光鮮亮麗,而是在樸實甚至有些艱辛的環境中度過。他坦言自小在鐵皮屋長大,家境並不富裕,連買玩具的錢都沒有。然而,物質的匱乏並未剝奪他童年的快樂。 「我細個在鐵皮屋長大,沒錢買玩具所以經常通山跑,童年雖不富裕但很快樂。」 這句話勾勒出一個在簡單環境中也能自得其樂的孩子形象,透過「通山跑」的畫面,彷彿能看見他無拘無束、親近自然的童年時光。這段經歷,或許正是磨練他堅韌性格的基石,讓他學會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尋找快樂,也為他日後的追夢之路積蓄了不畏艱難的勇氣。茶果嶺大火後的搬遷,雖然是迫於無奈,但也讓他們的生活質素得以改善,這段從鐵皮屋到屋邨的遷移,也象徵著生活環境的變化與提升。

追夢路上:掌聲是前行的動力

周吉佩的音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早在二十歲就渴望成名,卻歷經漫長的等待與挫折。 他在中三時才正式接觸樂器,因為鄰居的啟發而學習結他,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 第一次上台為朋友伴奏,台下的掌聲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這份感覺成為他堅持音樂夢想的重要動力。 從商場的「商演」到組成樂隊「sp’ACE」,他不斷地在音樂路上探索與努力。 儘管期間曾因金融風暴而失去工作,轉行成為媒體記者和主持,放下明星光環,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始未熄滅。 樂隊的解散曾是生命中的痛,讓他一度認為歌手夢已封塵。 然而,正是這些跌宕起伏的經歷,成為了他人生寶貴的養分。

第三人生:從中年好聲音到自傳

《中年好聲音》冠軍的頭銜,為周吉佩開啟了人生的「第三人生」。 這不僅是他音樂事業的轉捩點,更是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時刻。他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入行前後的經歷、做記者時的階段,以及參加《中年好聲音》後的轉變。 雖然有人覺得38歲出自傳尚早,但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累積了許多值得分享的故事。 這些故事關於成長、家庭關係、事業高低,以及在每個分岔路口的選擇與承擔。 透過自傳,他希望能鼓勵讀者繼續追夢,同時也提醒大家珍惜身邊人。

傳承的力量:爸爸的相機與未圓的遺願

在自傳的拍攝過程中,周吉佩特別帶上爸爸留給他的相機。 這部相機不僅是父親的遺物,更承載著深刻的情感連結。對他而言,這部相機充滿了爸爸的味道,在遇到挫折和不開心時,帶著相機四處拍照,感覺就像爸爸一直陪伴在身邊。 爸爸臨終前希望他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份遺願成為他堅持音樂夢想的重要支撐。 爸爸的相機,見證了他童年的快樂,也陪伴著他走過追夢的艱辛,如今更成為他記錄「第三人生」的重要工具,象徵著親情的傳承與夢想的延續。

感悟與啟示:珍惜與前行

周吉佩的故事,是許多平凡人追逐夢想的縮影。他從簡樸的童年出發,經歷挫折與轉折,最終在中年之際迎來事業的高峰。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夢想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有熱情和堅持,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出發。同時,他也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太太和子女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推動力。 在追夢的路上,親情的支持是無可取代的力量。透過自傳,周吉佩不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引發讀者對於人生、夢想、家庭的思考與共鳴。他的「第三人生」,是一個關於勇氣、堅持和愛的溫暖故事,鼓勵著每一個正在追夢或準備追夢的人,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珍惜每一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