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在不斷地變換跑道,尋找新的風景。對於演藝人員來說,這條路似乎更加充滿未知與挑戰。當我們習慣了他們在螢光幕前的形象,冷不防聽到他們轉換了身份,總會忍不住好奇,也同時感到一份親切,畢竟,這也是許多人真實人生的寫照——在不同階段,勇敢地作出選擇。最近,那位在處境劇中陪伴我們多年的「細龍生」鄭世豪,就用他的行動,為「轉行」寫下了新的註解。
從鎂光燈到講台:演藝積累的另一種綻放
或許在你我心中,鄭世豪這個名字,最直接的連結就是《愛.回家之開心速遞》裡那個形象鮮明的「細龍生」龍力士。他將這個角色演繹得深入民心,讓我們看到一個立體、有血有肉的人物。然而,演藝生涯的光環背後,往往是日復一日的耕耘與等待。鄭世豪在電視台服務了24年,這段漫長的歲月,不僅磨練了他的演技,也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今年五月,他選擇離開這個熟悉的小社區,開始探索未知的新方向。
許多人對於藝人離巢後的去向總是充滿好奇,畢竟他們的光環效應,似乎與普羅大眾的職場經歷大相徑庭。然而,鄭世豪的新身份,卻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他轉戰教育界,開始從事音樂和戲劇教學工作。 這並非毫無關聯的跨界,而是將他多年在演藝圈累積的經驗,以另一種形式傳承下去。唱歌是他入行的起點,對舞台和鏡頭前的熱愛,驅使他在演藝這條路上堅持了25年。 如今,他將這些熱情與專業,注入到教學中,希望能引導更多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年輕人。
CEO的另一面:企業培訓師的職場洞察
除了藝術教學,鄭世豪更令人驚喜的新身份是「企業培訓師」。 這個轉變,乍聽之下與他過往的演員形象有著不小的落差,但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他將過去經驗學以致用的最佳寫照。他在《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中飾演「細龍生」龍力士長達將近八年,這個角色不僅是個集團CEO,更是一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歷經風雨的人物。 長時間投入這個角色,讓他對企業運作、人際互動、甚至是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微妙關係,有了不同於常人的體會。
戲棚下的歷練,其實也是一種獨特的職場觀察。演員需要揣摩角色的心理,分析人物的動機,理解情境的背景。這些能力,放到企業培訓的場域,反而成為寶貴的資源。他可以從一個演員的角度,分享如何「堅守角色」,如何在沒有既定劇本的人生中,演好自己的本分。 他可以告訴你,故事的完整,離不開每一個「配角」的努力,即使不在聚光燈下,每一個位置都有其價值。 這與企業中強調團隊合作、認同個人貢獻的理念不謀而合。
或許,他能在培訓中分享龍力士的「管理哲學」,例如如何面對競爭、如何處理突發狀況、如何在壓力下保持鎮定。當然,這不是照本宣科的商學院課程,而是透過生動的角色故事,引導學員思考職場中的應對之道。 他可能不會告訴你複雜的財務報表,但他可以告訴你,如何在團隊中建立信任,如何在困境中激勵士氣,這些都是在「扮演」CEO的過程中,對人性與職場生態的深刻洞察。
將心比心:教學相長的人生課堂
鄭世豪的新工作,無論是音樂戲劇教學還是企業培訓,都離不開「分享」與「連結」。他希望透過教學,不僅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分享個人經驗和理念。 他強調同理心的重要,教導學生和學員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互相扶持,並肩作戰,共同進步。 這份「將心比心」的精神,是他多年演藝生涯和人生閱歷沉澱後的智慧。
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能夠保持初心,對身邊的人心存感激,並願意將自己的經驗無私分享,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他感謝電視台給予的機會,讓他被觀眾認識,這份感恩之心,也將成為他教學路上的養分。 他的轉變,不是對過去的否定,而是對未來的開拓。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年齡多大,行業如何變遷,只要你清楚自己的價值,願意付出並堅持信念,世界就會為你展現新的方向。
結語:人生如戲,處處是舞台
46歲的鄭世豪,勇敢地走出了舒適圈,展開了人生的新篇章。 他用自身的經歷證明,過往的每一個足跡,即使看起來與未來方向不同,都能在某個時刻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在螢光幕前扮演了多年的「細龍生」,累積了對職場生態的獨特視角;他對唱歌和演戲的熱愛,轉化為教學的熱情。 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他將人生這齣戲,演繹得淋漓盡致的結果。
從演員到老師,從「細龍生」到企業培訓師,鄭世豪的轉行之路,或許沒有劇本,但他的堅守與付出,正讓新的故事精彩展開。 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人生處處是舞台,每一個角色,無論大小,都值得我們認真去活出來。問問自己,有什麼是值得你堅持的?或許,答案就在你過去的每一個選擇裡,等待著在未來的某一天,閃耀出不一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