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攜手共創造船新紀元—AI引領未來合作潮流

韓國船企與美國貿易代表會面:造船合作的深度探討

會面背景與目的

2025年5月16日,韓國韓華海洋(Hanwha Ocean)造船公司CEO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面,共同探討兩國在造船領域的合作。此次會面正值全球造船業格局變動之際,美韓兩國希望通過加強合作,應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並重塑自身在國際造船市場上的地位。

美國重振造船業的決心

近年來,美國 проявляє 強烈的重振造船業的意願。早在2024年12月,美國國會便通過了《美國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旨在振興美國商船隊與造船業。2025年3月,美國政府更宣布將在白宮設立新的造船辦公室,顯示出重振商業和軍用造船的決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暗示,可能從其他國家購買船隻,以重建造船業。他還提到,造船業是美國和韓國之間的潛在合作領域。這些舉措表明,美國不僅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更希望借助盟友的力量,實現造船業的復興。

韓國造船業的優勢與挑戰

韓國是世界主要的造船強國之一,在特定船型,如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方面具有顯著優勢。2024年,韓國在LNG造船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接手了大量新訂單。然而,韓國造船業也面臨著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在集裝箱船等領域,韓國的成本競爭力相對較弱。

韓美造船合作的潛在影響

韓美兩國加強造船合作,可能對全球造船業格局產生多方面影響。

  • 在造船訂單方面:韓國可能在縮量市場中擠壓其他國家的市場空間。今年以來,韓國已顯現出強勁的搶單勢頭。
  • 在LNG運輸船方面:韓美合作可能繼續強化韓國的優勢。美國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韓美合作後,美國可能更多地使用韓國製造的船舶出口LNG。
  • 在技術與維修方面:美國艦艇MRO(維護、維修和運營)市場規模龐大,韓國船企參與其中,有助於提升造船技術與維修經驗。

中國造船業的應對

面對韓美造船合作的挑戰,中國造船業需要積極應對。一方面,要繼續保持在集裝箱船等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實現多元化發展。

結論:合作共贏,應對挑戰

韓美兩國加強造船合作,是全球造船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趨勢。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各國造船企業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造船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同時,也要警惕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全球造船業的健康發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