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陳海潮:供應低價,買家瘋搶潮再起

樓市風向球:「供平過租」重現江湖?

近期樓市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其中一個最引人注目的現象,莫過於「供平過租」的情況再現。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先生就此提出了他的觀察與分析,指出銀行同業拆息持續下滑,讓按揭成本降低,重新步向以往的低息水平,促使「供平過租」的情況再度出現,吸引了各路買家紛紛出動。 無論是新盤銷售處還是二手屋苑,都湧現了眾多準買家的身影,指標屋苑的周末預約睇樓量也因此持續上升。

資金流向的微妙變化

「供平過租」並非單純的數字遊戲,它反映了資金在市場上的流動方向。當供樓成本低於租金時,對於有置業能力的人來說,買樓的吸引力自然大增。這不僅是考慮到每月的現金流,更是一種資產配置的選擇。以往「租樓等如幫人供樓」的觀念,在高樓價和高息環境下或許一度動搖,但在拆息回落的催化下,置業的天秤似乎又開始向買方傾斜。

市場熱度的溫度計:睇樓量與成交量

陳海潮先生的觀察,透過數據得到了印證。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的數據估算,全港50個指標屋苑的周末預約睇樓量呈現上升趨勢,反映了市場活躍度的提升。 雖然市場在四月下旬曾因節慶假期及中美關稅戰的影響而有所回落,但整體而言,剛性需求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減息預期及新盤熱銷的帶動下,後市仍趨向樂觀。

區域冷暖差異:港九新界各有千秋

從地區來看,港九新界三區的指標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全線上升,其中港島區的升幅相對較大。 利嘉閣地產前線同事的分享也印證了這一點,港島區康怡花園因拆息走低,買家入市意欲向好,本地用家紛紛出動尋找機會,市場氣氛不俗。 九龍區方面,雖然新盤低價策略瓜分了部分二手客源,但在中美關稅戰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及拆息下調等利好因素下,藍田區的整體預約睇樓人數略有增加,二手交投量趨穩。 新界區同樣受惠於拆息下行,按揭利率實質性下調,加上新盤攻勢凌厲,業主叫價溫和,天水圍區的周末預約睇樓量穩步上揚,二手成交亦表現理想。

樓市前景的多重考量

儘管「供平過租」現象帶來了市場的活躍,但樓市前景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陳海潮先生早前的分析提到,市場缺乏利好消息,加上關稅戰纏繞不休,樓價在今年首季和次季仍難扭轉跌勢,但跌幅有望收窄。 然而,他同時也表示,近日關稅戰似乎有放緩跡象,加上若美國能提早減息,對樓市將有一定支持,有望令樓價跌幅收窄,並在年中出現橫行。

租金市場的另一道風景線

與樓價走勢不同的是,租金市場呈現穩中趨升的態勢。 陳海潮先生預計租金指數將繼續與樓價背馳,主要受惠於輸入人才計劃及留學生帶來的租賃需求。 這對於投資者而言,也增加了物業的吸引力。

未來展望:機遇與挑戰並存

「供平過租」的再現,無疑為香港樓市注入了一股暖流,吸引著自用和投資買家重新審視入市的時機。銀行拆息的下降降低了置業門檻和持有成本,讓更多人看到「上車」的可能性。然而,市場的復甦並非一帆風順,外圍經濟環境、息口走勢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樓市的發展。

對於有意入市的買家而言,除了關注供樓與租樓的成本差異,更應全面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長遠的居住或投資需求。而對於整個市場而言,如何在各方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實現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將是擺在眼前的課題。正如同陳海潮先生所言,後市走勢仍需視乎經濟及息口變化,儘管「供平過租」帶來了短期熱度,但前路依然充滿變數,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