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攜手世界衞生大會 深耕全球健康新議題

全球衛生治理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課題,而世界衛生大會(WHA)作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高決策機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即將前往日內瓦出席第七十八屆世界衞生大會,這不僅是香港參與全球衛生事務的一個重要體現,也牽動著更廣泛的國際公共衛生合作及地區參與議題。

踏上全球衛生舞台:香港的角色與意義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在全球衛生體系中擁有獨特的地位與角色。盧寵茂局長此次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出席第七十八屆世界衞生大會,標誌著香港在國家整體外交框架下,積極參與國際衛生事務的努力。 這不僅是履行作為國際社會一員的責任,也是藉此平台分享香港在公共衛生領域的經驗,同時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做法。

香港在過往的公共衛生事件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例如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雖然初期面臨挑戰,但也從中學習並加強了自身的傳染病防控體系。 此後的H1N1新型流感疫情,香港也積極參與全球疫情通報與防治體系。 這些經驗讓香港深知全球衛生合作的重要性,病毒無國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疫情都可能迅速蔓延至全球,因此,積極融入全球衛生網絡、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討論與決策,對香港自身的公共衛生安全至關重要。

第七十八屆世界衞生大會:聚焦全球健康挑戰

第七十八屆世界衞生大會將於2025年5月19日至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今屆大會的主題為「共創健康世界」,議程涵蓋一系列重要的全球衛生議題。 其中,全民健康覆蓋是核心議題之一,旨在確保所有人都可以在需要時獲得高質素的衛生服務,而不會因此陷入財務困境。預防和控制非傳染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也是議程上的重點,這些疾病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健康殺手。

此外,抗菌素耐藥性問題日益嚴峻,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亦會是大會討論的關鍵內容。 突發衛生事件的防範和應對能力是全球近年來從新冠疫情中痛定思痛的焦點,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各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將是重要討論方向。 精神健康和社會聯繫的重要性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大會也將關注相關議題。 醫療器械命名標準化和《國際衞生條例》的檢視與修訂,則是為了提升全球衛生治理的效率和協調性。

盧寵茂局長在日內瓦期間,除了參與大會的正式議程,預計還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成員國的高級官員進行交流,就公共衛生相關議題深入探討。 這些雙邊或多邊的交流,有助於香港更緊密地融入國際衛生網絡,分享經驗,並為香港的公共衛生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參與的挑戰與機遇:香港的特殊性

香港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模式具有其特殊性。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後,中華民國(台灣)退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聯合國體系。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參與國際組織的事務通常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進行。在世界衛生大會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通常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出席。

這種安排既是基於國際政治現實,也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參與國際事務的支持。然而,圍繞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討論,凸顯了涉及主權和政治的複雜性。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主要處理技術性和專業性的衛生事務,但其平台上的互動和討論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

對於香港而言,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既有助於藉助國家的力量擴大國際影響力,也需要在表達香港自身公共衛生訴求和經驗的同時,兼顧國家的整體立場。如何在這一框架下最大化香港在世界衛生大會上的作用,分享香港在醫療體系、疾病防控、基層醫療等方面的經驗,並為全球衛生事業做出貢獻,是香港代表團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香港高效的公營醫療體系、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經驗,以及在傳統醫藥、控煙等領域被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為合作中心的地位,都證明了香港在全球衛生領域具備一定的實力和貢獻潛力。 盧寵茂局長此次出席世界衛生大會,是一個展示香港實力、加強國際合作的機會。

展望未來:共創健康世界的香港篇章

第七十八屆世界衞生大會的召開,再次提醒我們全球衛生合作的重要性。面對層出不窮的健康挑戰,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獨善其身。香港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有責任也有能力在全球衛生治理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盧寵茂局長此次日內瓦之行,不僅僅是例行的國際會議出席,更是香港在全球衛生舞台上發聲、交流、貢獻的機會。未來,香港可以繼續深化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例如在特定衛生領域開展更多合作項目,派遣更多專家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並在地區層面推動公共衛生合作。

同時,香港也應持續提升自身的公共衛生體系,加強疾病監測和應對能力,投資基層醫療,並關注精神健康等新興健康議題,為「共創健康世界」這一宏大目標貢獻香港的力量。透過積極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及相關國際合作,香港不僅能維護自身市民的健康福祉,也能在全球衛生事業的發展中寫下屬於自己的重要篇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