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活水來,春江鴨先知?HIBOR下跌對業主有何影響?香港是否迎來減息「直路」?這不僅是數字的變動,更是牽動無數業主心弦的大事。當我們看到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的數字悄悄下滑,這背後究竟預示著什麼?是黎明前的曙光,還是短暫的喘息?
H按業主的福音:供款壓力有望舒緩
HIBOR,全稱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簡單來說,就是香港銀行之間互相借貸資金的利率。這個利率的波動,直接影響到許多香港業主採用的「H按」(HIBOR按揭)供款。H按的利率結構通常是「HIBOR + 固定加幅」,並設有封頂位,以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減去一個百分比來計算。
過去一段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HIBOR維持在相對高位,導致H按的實際利率觸及甚至高於封頂位,許多業主實際上是按照封頂利率來供款。 然而,近期HIBOR出現顯著下跌,一個月期拆息持續回落,甚至跌穿了部分銀行H按的封頂息率。
這對H按業主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當實際按揭利率(H+固定加幅)低於封頂利率時,業主便能享受到更低的按揭利息,每月供款隨之減少。 例如,當一個月HIBOR從高位回落至較低水平,搭配固定的加幅,計算出來的按揭利率可能就會低於之前一直沿用的封頂利率,從而為業主帶來實質的供款減輕。有分析指出,以平均按揭額500萬港元計算,按息減幅可達0.63厘,每月供款減少約1721港元,減幅達7.7%。 每100萬元貸款額,下月供款可少約61元,如之後HIBOR每跌0.1%,每月供款可再減約50元。
HIBOR下跌的幕後推手:資金流入與市場流動性
HIBOR下跌並非平白無故,其背後有著複雜的金融邏輯。近期HIBOR急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銀行體系結餘大增。 這是由於環球投資者開始分散投資,減少美元持倉,對港元的追求顯著提升。 同時,香港股市表現良好,吸引了大量「南向資金」流入。
資金的持續流入,導致港元匯價觸發了聯繫匯率制度下的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需要入市買入美元、沽出港元,向市場注資。 這一系列操作使得銀行體系總結餘大幅增加,從而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 當銀行體系資金充裕時,銀行之間互相借貸的需求和成本就會降低,自然推低了HIBOR。 金管局近期已四度注資逾1294億港元,令銀行體系總結餘倍增至逾1700億港元。
除了資金流入,對沖基金平倉需求和企業活動(如大型IPO和企業股息支付)也會影響港元需求,進而影響HIBOR走勢。 市場普遍預期,如果資金繼續流入,即使美國聯儲局暫時不減息,HIBOR仍有機會進一步下探。
香港是否進入減息「直路」? P按業主的期待
雖然HIBOR下跌讓H按業主看到希望,但這是否意味著香港已經正式進入全面減息的「直路」,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的業主也能同樣受惠呢?
香港的貨幣政策與美元掛鉤,香港金管局通常會跟隨美國聯儲局的利率走勢。 美國聯儲局的議息決策對香港的利率環境有著重要影響。 然而,香港銀行在調整最優惠利率(P)時,除了考量美國利率走向,還會考慮自身的資金成本、業務策略以及市場情況。
過去,香港銀行並未完全跟隨美國的加息幅度,港元最優惠利率的累計加幅相對較小。 這也意味著,在減息週期中,香港銀行下調P的空間和速度可能與美國不同。 有專家認為,儘管美國聯儲局可能在下半年開始減息,香港銀行是否會調整最優惠利率仍取決於其自身的商業策略和資金成本。
目前市場對P按減息的預期存在分歧。部分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P仍有下調空間,有望回落至加息週期前的水平。 然而,也有分析指出,由於香港銀行在過去的加息週期中並未跟足美國,實際按揭利率的上調幅度相對有限,若美國最終減息幅度不大,香港按揭息率大幅下調的空間亦較細。 此外,短期內即使HIBOR大幅下跌,如果銀行體系結餘狀況只是暫時性,或者銀行對前景持審慎態度,P按利率未必會立即跟隨下調。
總結來說,HIBOR下跌對H按業主是即時的利好,減輕了部分供款壓力。然而,香港是否正式進入全面的減息「直路」,P按業主何時能夠受惠,仍需密切關注美國聯儲局的決策、香港銀行體系資金流向以及本地銀行的具體行動。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下,業主應保持審慎,了解不同按揭計劃的特性,並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做出明智的決定。無論如何,近期HIBOR的下跌,至少為部分業主帶來了一絲喘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