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粉麵江湖」:當藝人遇上庶民日常
明星光環下的真實挑戰
光鮮亮麗的藝人生活,總是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讓大眾充滿好奇。然而,當明星褪下華服,走進尋常巷陌,體驗最貼地的庶民日常,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無綫節目《一日打工限定》正是以此為題,邀請15位藝人親身體驗各行各業的「另類職人」工作,透過他們的視角,帶領觀眾深入了解不同職業的辛酸與專業。而其中一集,藝人朱敏瀚(朱仔)挑戰粉麵師傅,卻意外地呈現了一場「錯漏百出」的真實打工記,更讓他發出「今日係我第一日打唔係TVB嘅工」的感慨,引發了廣泛討論。
凌晨五點的「震撼教育」
朱敏瀚的粉麵師傅體驗,從清晨五點開始,地點是一家手打魚蛋粉麵店。他的任務包括備料和樓面工作。備料階段,朱仔需要學習起魚肉、打魚漿、唧魚蛋及炸魚片。這對於聲稱自己是「處男劏魚」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實際操作中,朱仔顯得手忙腳亂,起出的魚肉「一岩一窟」,甚至在炸魚片時被熱油燙傷。面對這些初體驗的挫折,朱仔不禁感嘆:「師傅,講好易,做好難,唔係大力就得,係要有技巧!」 這段經歷,真實地呈現了傳統手藝的門檻與艱辛,也讓觀眾看到明星在面對不熟悉的技能時,同樣會經歷學習曲線與犯錯。
樓面工作的「手足無措」
相較於廚房的備料工作,朱仔在樓面的表現似乎更顯混亂。點餐、送餐、區分堂食外賣,這些看似簡單的流程,在繁忙的環境下變得複雜起來。他經常漏單,搞錯堂食和外賣,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訂單,朱仔感到應接不暇,直呼「我Load緊一碗時,真係Load唔切去搞第二碗」。這種「錯漏百出」的狀況,讓朱仔深刻體會到餐飲業樓面工作的壓力和節奏,也讓他忍不住感嘆:「我一定唔做食肆,做食肆啲人都係癡線,我希望我今日冇阻礙到佢哋。」
從藝人到「打工仔」的心態轉變
對於朱敏瀚而言,這次的粉麵師傅體驗具有特別的意義。他自17歲便加入TVB,演藝工作是他唯一長時間從事的職業。因此,這次的「一日打工」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體驗非藝人的工作。 在節目中,他坦言自責「不知所謂」,並給自己的表現打了低分。這番話不僅是自謙,更反映了他對於不同行業專業性的尊重,以及意識到自己長期處於相對單一的工作環境,對於其他領域的陌生。這次的體驗,讓他重新審視工作的價值與意義,也讓他更尊重食物和各行各業的職人。
「一日打工限定」的節目價值
《一日打工限定》這個節目透過藝人的親身經歷,為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不同行業日常的窗戶。除了朱敏瀚的粉麵師傅體驗,其他藝人也挑戰了各具特色的職業,例如張振朗成為「海上清潔師」,龔嘉欣體驗「通渠師傅」的辛勞,劉佩玥變身「樂器維修員」,姚子羚嘗試做「點心師傅」等等。 這些體驗不僅帶來娛樂效果,更重要的是讓觀眾看到各行各業背後的付出與專業,打破對某些職業的刻板印象,引發大眾對於不同工作領域的關注與尊重。
結語:敬業樂業的閃光點
朱敏瀚的粉麵師傅體驗雖然充滿了「錯漏百出」的尷尬時刻,但也正是這些真實的表現,讓觀眾看到他不怕犯錯、努力學習的態度。他對自己表現的坦誠評價,以及對粉麵行業辛勞的深刻體會,都展現了作為一個藝人的真誠與敬業。這次的「一日打工」不僅是一次職業體驗,更是一次人生體驗,讓他對於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敬意。這也提醒我們,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專業性,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見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