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滿名山603呎戶爆搶購 新買家535萬高價入市

在波瀾不驚的樓市中,偶爾也會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交易,彷彿一道光劃破沉寂的夜空。最近,屯門滿名山一個實用面積約603平方呎的單位,便上演了一場「兩雄相遇」的戲碼,最終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成交,成為市場焦點。這宗看似普通的買賣,背後卻透露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討的市場訊息。

爭奪戰:兩組買家的角力

這場交易的起點,是一個以530萬元放盤約三個月的單位。位於滿名山滿庭8座中層D室,這個單位實用面積約603平方呎,採兩房開間,向東並享有山景。原本平靜的放盤,卻意外地引來了兩組買家的濃厚興趣,讓這宗交易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變數。

市場消息指出,這兩組買家都對單位展現出積極的態度,先後出價爭奪。這種「兩客搶購」的情況,在當前以蝕讓成交為主的二手市場中實屬少見,也側面反映了該單位本身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引發買家追價的意願。

價格的拉鋸與突破

兩組買家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價格的拉鋸戰。單位最初叫價530萬元,在兩組客人的競逐下,價格逐步攀升。最終,新買家成功擊退對手,以535萬元拍板成交。 相比最初的放盤價,足足提高了5萬元。

這5萬元的溢價,不僅是買家決心的體現,也使得最終成交價較市價高出約1.2%。 雖然1.2%的溢價幅度看似不大,但在目前樓市普遍需要議價甚至蝕讓才能成交的環境下,能夠逆市錄得溢價成交,無疑為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這也引發了我們對這個單位及其買家背景的好奇,究竟是什麼因素,讓買家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入?

成交背後:哈羅效應與單位優勢

據悉,成功購入這個單位的新買家,其置業動機與「哈羅國際學校」有著密切的關係。 單位鄰近這所知名學府,對於有子女在此就讀或計劃入讀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大優勢。為了爭取到這個心儀的居所,買家在僅僅兩次睇樓後就迅速決定入市,並願意提價購入,足見其對單位及其周邊環境的肯定與重視。

除了地利因素,單位本身的條件也對吸引買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一個實用面積超過600平方呎的兩房戶,其空間感和實用性對於家庭客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向東的山景,也為居住環境增添了一份寧靜與舒適。在兩組買家都看中這個單位的情況下,單位本身的質素成為了他們願意出價競爭的基礎。

市場風向的微小變化?

這宗滿名山單位的高價成交,是否意味著屯門區,甚至整個二手樓市的風向正在改變?一個單一的成交個案,當然不足以扭轉整個市場的趨勢。目前的二手市場,數據顯示仍是以蝕讓成交為主。原業主於2020年以約693.8萬元購入此單位,持貨約五年,是次易手帳面虧損約158.8萬元,貶值幅度約22.9%。 這宗交易雖然較市價有輕微溢價,但對於原業主而言,仍然是一宗 substantial 的虧損。

然而,這宗交易至少提醒我們,即使在整體市場偏軟的環境下,具備獨特優勢或能滿足特定買家需求的物業,依然有機會獲得追捧,甚至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成交。這種獨特優勢可能來自於地段(如鄰近名校)、單位本身的質素、或是市場上同類供應稀缺等因素。

給買賣雙方的啟示

對於賣家而言,這宗交易說明了在放盤時,除了考慮市場大環境,也要充分發掘和強調自己單位的獨有優勢。如果單位具備學位網、交通便利、景觀開揚等賣點,或能吸引到特定的目標買家,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減少議價空間,甚至爭取到更好的成交價格。

對於買家而言,這宗交易則提醒了,在遇到心儀且具備優勢的單位時,果斷出手並願意給予合理的溢價,可能是成功購入的關鍵。尤其是在有多組買家競爭的情況下,適度的提價能夠展現自己的誠意和決心,增加成功購物的機會。當然,提價的前提是已經做足功課,對單位價值和自身財力有清晰的評估。

回望與前瞻

屯門滿名山這宗兩房單位的高價成交,是近期二手市場中一抹難得的亮色。它告訴我們,即使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依然存在著交易的機會與活力。這宗個案的成功,或許也能為其他正在買賣房屋的人士提供一些啟示。未來的樓市走向仍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成交背後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邏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