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方消息,2025年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宣布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部長諾姆(Kristi Noem)下令終止哈佛大學「學生及交流訪問者計劃」(SEVP)的認證,意味哈佛大學不能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政府的指控
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聲稱,哈佛大學須為校園內助長暴力、反猶太主義以及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的行為負責。她強調,大學招收外國學生並從更高的學費中獲益是一種特權,而不是權利。
哈佛大學的反擊
哈佛大學發表聲明,批評政府此舉非法,屬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大學造成嚴重損害。校方表示,將全力捍衛接待來自14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強調這些學生和學者為哈佛乃至整個國家帶來巨大貢獻。
事件背景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批評哈佛大學未能有效解決校內反猶太主義問題,要求遵守一系列「改革」要求,以換取被中止的22億美元(約171.53億港元)資助。
政府的要求
國土安全部早前要求哈佛大學提供所有曾參與「已知違法」或「危險」活動的外國學生的資訊。政府及校方近日就此要求的合法性反覆爭論,最終促使特朗普政府做出取消招收國際學生權利的決定。
特朗普的態度
特朗普政府一直試圖削減各大學的聯邦資金,並將校園內的示威抗議視為反猶太主義以及同情哈瑪斯的外交政策威脅。他還批評哈佛大學是個「笑話」,不應再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學或學院名單,並應失去聯邦資金。
各方反應
哈佛大學拒絕接受外部政治監督,並表示不會放棄其獨立性或憲法權利,但將繼續依法配合調查。奧巴馬、史丹福大學等支持哈佛大學,批評特朗普政府干涉高校。美國教育理事會主席泰德·米切爾也表示,期待法院能夠發表一份清晰明確的聲明,譴責破壞學術和科學的行為。
潛在影響
若失去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將對哈佛大學的招生與財政狀況構成重大衝擊。目前,國際學生在哈佛總人數中佔比約27.2%,涉及約6,793人。此外,多個重要科研項目可能因此關閉,大量科研人員可能考慮離開美國,最終可能傷及美國在全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