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堅率大埔奪冠 感激球迷激動脫衣

浴火重生,綠茵再創奇蹟——解讀李志堅與大埔的冠軍之路與場邊真情

足球場上的戲碼總是扣人心弦,特別是港超聯這個充滿變數的舞台。二O二四至二O二五球季的煞科日,標準流浪爆冷擊敗爭標大熱理文,而和富大埔則力克均業北區,在最後一刻實現驚天逆轉,奇蹟般地捧起聯賽冠軍獎盃。這是繼二O一八至一九球季後,「綠戰士」再次稱霸港超,而帶領他們創造歷史的,依然是那個充滿激情、性情中人──主教練李志堅。這一次的奪冠不僅是一場球賽的勝利,更是一段關於堅持、情感與面對非議的真實寫照。

回望今季,大埔的爭冠之路可謂高低跌宕,充滿戲劇性。球隊曾一度領跑積分榜,形勢一片大好,未料季中卻遭遇嚴重傷病潮,包括陳肇鈞、加比爾、盧卡斯、馬高斯山度士等多名主力先後倒下,導致球隊戰績下滑,榜首位置也被步步進逼的理文取代。 在煞科日前,理文手握爭冠主動權,只要獲勝便可衛冕,而大埔則必須全取三分,並寄望理文失分。 正當不少人以為大埔的爭冠希望已經渺茫之際,足球的魅力再次展現其不可預測的一面。理文意外落敗,而大埔則在主場球迷的熱情吶喊下,以三比一擊敗北區,完成了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繼六季前再次登上港超之巔。

當球證吹響完場哨音,大埔運動場瞬間化作一片綠色的歡樂海洋。場邊的主教練李志堅難掩激動情緒,先是癱坐在地上,彷彿要將整個球季的壓力和情緒釋放殆盡。 隨後,他多次衝向看台,與早已熱血沸騰的球迷一同慶祝。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與球迷緊密相連的情感,透過他的肢體語言毫無保留地傳達出來。 在慶祝的高潮,李志堅做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舉動──他脫下了身上的教練服,用力地拋向看台,贈予現場的球迷。 這個舉動,不僅是對球迷一直以來支持的感謝,更是一種真情流露的宣洩,將自己完全融入到這份屬於大埔、屬於所有「綠戰士」的榮耀之中。

這不是李志堅第一次展現他性情中人的一面。二O一八至一九球季,他首次帶領大埔奪得港超冠軍時,也曾流下男兒淚,那份對球隊、對足球的深厚情感顯而易見。而這次奪冠後,他在接受訪問時,首先感謝的竟然是自己的女朋友,並表示這份感謝早在六年前首次奪冠時就想說,這份在激動時刻依然不忘身邊人的真情,讓人感受到他鐵漢柔情的一面。

然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場上場下的一切都可能在網絡上被放大檢視。李志堅在賽後的訪問中,除了分享奪冠的喜悅,也提到了他對網絡評論的一些感受,並語重心長地表示,希望網民能對本地足球有更多的包容。 他提到,每當球員受傷或球隊表現不佳時,總會有一些網民的言論充滿指責甚至「公審」球員或教練。 雖然他自言很少看網絡留言,但身邊的人會看到並轉述給他,這讓他和球員都感受到壓力。

這番話,不禁讓人回想起大埔在本季較早時候與南區的一場聯賽。當時大埔在主場被南區逼和,痛失兩分,爭標形勢變得被動。 賽後,現場有部分大埔球迷對球隊的表現表達不滿,甚至出現了指責的聲音。 這一幕觸發了教練李志堅以及球員謝家榮、李家豪等人的情緒,他們忍不住到場邊與球迷發生了口角。 球員李家豪在事後接受訪問時表示,聽到自己球迷的責罵感到氣餒,認為球員已經盡力,不明白為何還要被罵。, 這場小風波,凸顯了球隊在壓力之下球員和球迷情緒的波動,也反映了網絡言論對球隊士氣可能造成的影響。

李志堅希望網民的言論能更包容,其實是對本地足球發展的一種期盼。 足球是一項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運動,球員的狀態、傷病情況、戰術執行都可能影響比賽結果。在球隊順利時,球迷的掌聲和讚美固然重要;但在球隊遇到困難時,理解、鼓勵和支持或許更能幫助球隊走出低谷。網絡作為一個交流平台,其匿名性有時會讓一些評論失去應有的建設性和同理心,轉而變成尖銳的批評甚至人身攻擊。這種負面的網絡氛圍,不僅可能影響球員和教練的心態,長遠來看也可能對本地足球的整體氣氛產生不良影響。

李志堅的真情流露,以及他對網絡評論的擔憂,提醒著我們,足球不僅僅是場上二O二二人之間的較量,它更承載著球隊、球迷和整個社群的情感與連結。一個健康的足球生態,除了球隊自身的努力和營運,也需要球迷文化的積極建設。在球隊表現不佳時,多一份體諒和鼓勵;在表達意見時,多一份理性和包容,這或許是我們作為球迷,可以為本地足球做出的貢獻。

大埔的這次奪冠,是李志堅與球員們共同奮鬥的成果,也是逆境中不放棄精神的體現。李志堅激動脫衣贈球迷的場面,定格了那個充滿熱情與真誠的瞬間,成為港超聯賽一個經典的畫面。而他關於包容的呼籲,則引發我們對如何營造更正面、更支持性的本地足球氛圍的思考。希望這次的冠軍,不僅為大埔這支地區球隊帶來榮耀,也能為香港足球注入更多正能量,讓綠茵場上的激情與場下的溫情相互輝映。

綠茵場上的拼搏與場邊的真情,共同譜寫了這個球季大埔的傳奇。李志堅的故事,不僅是一個教練帶隊奪冠的勵志故事,更是一份對足球的熱愛,對球員的保護,以及對更美好足球環境的嚮往。願這份情誼與期盼,能在香港足球的未來持續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