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溫情:從李兆基紀念展看見的家族情感
一個名字,代表著一段傳奇。李兆基博士,這位香港商界的巨擘,他的人生故事,不僅是波瀾壯闊的創業史,更蘊藏著深刻的家庭情感。最近舉行的「李兆基博士紀念展」,不僅向公眾展示了他非凡的商業成就,更透過一張張珍貴的家庭照片和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書,讓外界得以一窺這位傳奇人物在家人面前最真實、最溫柔的一面。其中,李家誠先生與夫人徐子淇女士的四名子女,這些平日鮮少公開露面的家族下一代,也透過展覽中的照片「罕有曝光」,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些溫馨的畫面,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佢好錫屋企人」(他很疼愛家人)。
珍貴的畫面:展覽中的家庭縮影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在中環的The Henderson舉行,展覽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了李博士的創業歷程、商業哲學、慈善事業,以及鮮為人知的家庭生活。展覽中的「福澤延綿」篇章,特別聚焦於李博士的家庭部分,展出了大量他與家人相處的照片。 這些照片中,除了李博士與子女們的合影,還有他與一眾內孫及外孫們一同遊玩、共度時光的溫馨瞬間。 許多照片是首次對外曝光,讓參觀者看到了李博士作為一位祖父的慈祥與喜悅。
在這些珍貴的照片裡,李家誠與徐子淇的四名子女的身影自然成為焦點。雖然他們極少公開出席活動,但在紀念展中,透過祖父的視角,他們或是在海邊嬉戲,或是在家庭聚會中歡笑,這些畫面捕捉了他們成長的點滴,也印證了李兆基博士對孫兒們的 깊은 愛。 這些照片的展出,不僅滿足了公眾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家族情感最直接的呈現,讓參觀者感受到李兆基博士晚年享有的天倫之樂。
情深意切的家書:文字中的溫暖
除了照片,展覽中另一大亮點是李兆基博士的子女及兒媳徐子淇親筆寫給他的家書。 這些家書是家族成員情感的真誠流露,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父親的敬愛與思念。徐子淇的家書尤其受到關注,信中她分享了許多與公公相處的溫暖回憶,字句樸實卻感人至深。
徐子淇在信中提到,剛嫁入李家時,李兆基博士沒有讓她稱呼自己為「老爺」,而是讓她像李家誠一樣稱呼「爸爸」,這讓她感受到被視為一家人的溫暖。 她還回憶了第一次見到李兆基博士的場景,當時在一家中餐廳,李博士親手將魚身上最好、沒有骨頭的部分留給她,並教她如何品嚐魚最嫩滑的地方,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她銘記於心,也體現了李博士的細膩與關愛。 信中還分享了李兆基博士鼓勵她學習中國文化、在她愛犬離世時送她新小狗撫平傷痛、以及在夏威夷旅行時親身下水引導害怕海豚的孫兒等溫暖點滴。 這些生活中的瑣事,雖然看似平凡,卻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性情和對家人的疼愛。
徐子淇的家書之所以感人,不僅在於她真誠的情感表達,更在於她透過這些具體的回憶,呈現了一個不僅是商界傳奇,更是一位充滿人情味、溫柔體貼的長輩形象。 她坦言自己從小在國外長大,中文水平有限,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她仍堅持用中文寫下這封信,這份心意本身就足以令人動容。 她在信中形容李兆基博士是「恐龍老爺」,讚揚他善良謙卑,做了很多善事卻從不宣揚,更教導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認為這樣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封信不僅表達了她對公公的敬意與思念,也側面展現了李兆基博士的家庭教育和價值觀。
「佢好錫屋企人」:一句話的深刻內涵
「佢好錫屋企人」這句話,雖然在搜索結果中未直接被某人明確說出並報導,但它卻是貫穿整個紀念展的核心情感,也是參觀者透過那些照片和家書所能深刻感受到的。從展覽中大量未曾曝光的家庭照,到子女們情真意切的家書,無不印證著李兆基博士對家庭的重視和對家人的 глубокая любовь。他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更在家庭中扮演著慈父和慈祥祖父的角色。 即使在晚年,他也願意花時間陪伴孫兒們,與他們一同出遊,享受天倫之樂。
這種對家庭的「錫」,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給予,更體現在情感上的投入和陪伴。徐子淇家書中提到的點點滴滴,正是這種情感「錫」的最好證明。從餐桌上的魚,到鼓勵學習中文,再到贈送小狗的驚喜,這些都是李兆基博士用行動表達愛的方式。 他以身作則,教導孫兒們勇敢面對未知,也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下一代。
富豪的家庭生活,往往被外界賦予神秘色彩,充滿了各種猜測與想像。然而,透過這次紀念展的公開資料,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更具溫情的李兆基。他不僅僅是報紙頭條上的「四叔」,更是家人心中那位溫暖的「爸爸」和「爺爺」。 展覽中罕見曝光的孫兒們的照片,以及那些充滿個人情感的家書,打破了豪門冰冷的刻板印象,呈現了富裕生活背後同樣存在的珍貴親情。
紀念展的啟示:財富與家庭的平衡
李兆基博士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人生。他白手起家,創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追求事業巔峰的同時,也維護了家庭的完整與和睦。展覽中那些溫馨的家庭畫面,恰恰證明了這一點。對於普通人而言,李兆基的故事不僅是一部勵志的創業史,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如何在財富之外追尋心靈富足的啟示。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中,能夠始終將家庭放在重要位置,並且用實際行動去關愛家人,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品質。李兆基博士對家人的「錫」,不僅贏得了家人的敬愛,也為他的傳奇人生增添了溫暖的註腳。那些在紀念展中「曝光」的家庭照片,以及字裡行間流露真情的家書,將會長久地訴說著這位商業巨擘對家庭那份深沉而溫柔的愛。它們提醒著我們,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家永遠是心靈的港灣,而家人的愛,才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結語:傳奇落幕,溫情永存
李兆基博士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落幕。然而,他留下的不僅是龐大的商業資產,還有無形的精神遺產——那份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對社會的慷慨捐助,以及對家庭的 глубокая 愛。這次紀念展,以一種溫馨而人性化的方式,讓公眾得以多角度地了解這位傳奇人物。特別是透過李家誠與徐子淇四名子女的罕有曝光,以及那些充滿情感的家書,讓「李兆基」這個名字,不再只是冰冷的商業符號,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家庭溫情的人物。
「佢好錫屋企人」這句話,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力量,卻蘊含著最樸實、最真摯的情感。它透過紀念展中的每一個細節傳遞出來,觸動著每一個參觀者的心。在緬懷李兆基博士的同時,這些關於家庭溫情的故事,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珍視並維護自己身邊的家人,讓愛與溫暖在每一個家庭中流淌不息。李兆基博士的故事,將會作為一個溫暖的提醒,告訴我們,家的意義,遠不止於財富的累積,更在於那份無可取代的情感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