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5年6月15日的資訊:

  • 伊朗: 至少78人死亡。
  • 以色列: 死亡人數增至10人,約200人受傷。
  • 海法煉油設施: 管道受損。

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加劇:中東地區的動盪與不安

衝突背景:長期積累的矛盾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以來地區矛盾累積的結果。兩國在地區影響力、核計畫以及對待巴勒斯坦等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過去,雙方主要透過代理人戰爭和秘密行動交鋒,但近年來,直接對抗的風險日益增加。

以色列先發制人:空襲伊朗本土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本土發動空襲,標誌著衝突的重大升級。據報導,此次空襲針對伊朗核設施和軍事據點,造成包括多名高級將領和核科學家在內的人員傷亡。以色列聲稱此舉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但伊朗譴責此舉為侵犯主權和宣戰行為。

伊朗的報復行動:導彈與無人機齊發

面對以色列的空襲,伊朗迅速展開報復行動,向以色列發射大量導彈和無人機。伊朗將此次行動命名為「真實承諾行動III」,旨在回應以色列的侵略。襲擊目標包括特拉維夫、海法等城市,以及重要的能源設施和煉油廠。

傷亡與損失:平民深受其害

連日的衝突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伊朗,至少78人喪生。在以色列,死亡人數也已達到10人,另有數百人受傷。此外,許多建築物和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其中包括海法的煉油設施,對以色列的能源供應造成影響。

國際反應:呼籲克制與斡旋

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聯合國及多國紛紛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一些國家也試圖進行斡旋,希望促成雙方重回對話。

未來走向:和平之路依然漫長

儘管國際社會努力調解,但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短期內難以平息。雙方都展現出強硬姿態,並誓言採取進一步行動。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恐將持續升溫,為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嚴峻挑戰。

海法煉油設施受損:能源供應的隱憂

在本次衝突中,以色列海法的煉油設施遭到襲擊,管道和輸電線受到局部損毀。這座煉油廠是以色列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其受損可能對以色列的能源供應造成影響。儘管該公司表示煉油廠仍在運營,但部分設施已被關閉,損失的影響仍在評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