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邨臨時供水管更換:預計下月初完工

皇后山邨食水出現黑色沉澱物事件引發公眾對供水系統安全的廣泛關注。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六月十八日向立法會表示,水務署已制定應急措施,預計於七月初完成在皇后山邨安裝外露的臨時喉管,以替代受影響的瀝青塗層喉管。此舉旨在盡快解決居民對食水質量的憂慮,並為長遠的喉管更換計劃爭取時間。

應急方案:臨時喉管的部署與時間表

水務署將採用「外露臨時喉管」的方案來解決皇后山邨食水含瀝青的事件。該方案預計於七月初完成,屆時,位於皇后山邨上游、約有400米長的瀝青塗層鋼喉管將被永久停用。這批受影響的喉管,因其內壁的瀝青塗層剝落,導致食水中出現黑色沉澱物。早於二零零五年,水務署已停止使用含有瀝青塗層的喉管,轉而使用內壁為樹脂塗層的新型喉管,以確保供水安全。為應對此次危機,水務署正爭取於今年底前,鋪設全新的永久性喉管以取代現有的臨時喉管。在此期間,水務署亦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清洗工作,包括清洗相關供水喉管十一至十三次,房屋署亦分別清洗了屋邨水管及水缸六次及三次,並在屋邨各座樓宇的入水位加裝了共二十二個過濾設施,以確保居民用水安全。此外,政府已設立熱線,並接獲超過七百宗查詢,同時處理了超過一千五百宗要求沖洗水錶的個案,大多數居民反映水質已有顯著改善。

瀝青塗層喉管的全面檢視與更換

皇后山邨事件亦促使當局檢視全港範圍內使用瀝青塗層喉管的情況。據甯漢豪局長透露,目前全港仍有約七百公里的喉管使用瀝青塗層,其中約二百三十公里屬於食水分配喉管,佔整體食水分配網絡的百分之三點九。針對這些喉管,水務署已在其上游安裝了約一千個濾網,以有效阻隔潛在的瀝青剝落物進入供水系統。為了進一步保障市民的飲用水質,水務署將會提交一份關於更換喉管的短、中期計劃,並預計於下月提交予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此計劃旨在系統性地解決全港範圍內使用瀝青塗層喉管的問題,並確保供水系統的長遠安全。

對事件的深入調查與未來預防措施

為全面了解此次食水污染事件的原因,政府已成立專家小組,由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及成員組成,專門負責追溯源頭和調查事件。水務署預計短期內會向專家小組提交報告,詳細闡述瀝青塗層喉管的來源、剝落原因及對事件的影響。同時,政府也高度關注是否存在人為疏忽的可能性,並將在調查過程中一併釐清。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當局正積極檢討和改善物業管理公司在保養供水管道方面的指引,並鼓勵私人屋苑參與「食水安全行動計劃」,水務署將資助其監察、顧問及維修費用,以提升整體供水系統的管理水平。此舉不僅是對居民的承諾,也是對提升本港飲用水質標準的積極行動。

居民的關切與政府的回應

儘管政府正積極採取措施,部分皇后山邨居民仍對水質問題表示關切,擔心長期飲用含有雜質的水對健康構成潛在影響。有居民表示,雖然政府已加強清洗和過濾,但仍希望工程能盡快完成,徹底解決問題。也有居民反映,在喉管更換完成前,他們仍會對自來水水質抱有疑慮。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對居民的擔憂表示理解,並承諾政府將會改善溝通機制和處理事故的速度。她強調,未來會加強與居民的溝通,定期公布水質檢測報告,並期望透過公開透明的資訊發布,重建居民對食水安全的信心。

總括而言,皇后山邨食水含瀝青事件,暴露了本港部分舊式供水系統潛在的問題。政府正透過短期應急措施和長遠喉管更換計劃,積極應對危機,並加強對供水系統的監管與維護,以確保市民的飲用水安全。未來,相信透過持續的努力和改進,能夠有效提升本港的食水供應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