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中菜旺角MOKO店結業 租金壓力下告別」

鴻星飲食集團風波:清盤傳聞、結業潮與霸王餐疑雲

近年香港餐飲業面臨多重挑戰,結業潮不絕於耳。擁有近40年歷史的鴻星飲食集團,近期亦深陷風波之中,不僅傳出清盤消息,旗下分店更相繼結業,甚至爆出顧客被指控「食霸王餐」的事件。本文將深入分析鴻星飲食集團所面臨的困境,探討其背後的原因,並剖析相關事件對集團形象及員工權益的影響。

清盤傳聞與財務壓力

2024年起,網上開始流傳鴻星飲食集團即將清盤的消息,引發業界及公眾關注。雖然鴻星集團隨即發聲明否認清盤傳聞,強調集團如常運作,並對旗下餐飲業務品牌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然而,《香港01》的報導指出,鴻星位於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的分店自2024年起,幾乎每個月都被業主入稟追討租金,每月租金高達80萬元,顯示集團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

旺角MOKO分店結業事件

2025年7月2日,鴻星中菜正式宣布結束位於旺角MOKO分店的營運,標誌著鴻星中菜品牌全線結業。鴻星中菜在結業通告中表示,由於近年本地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加上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以及持續高企的租金問題,多次主動與個別業主磋商後最終未有達成共識,迫不得已做出結業的決定。工會方面表示,約有50名員工受到影響,部分員工在結業前夕才收到通知,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員工措手不及。此外,工會亦接到部分員工求助,指被拖欠薪金,情況令人擔憂。

霸王餐疑雲與公關危機

2025年5月,一名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指其與同事在旺角MOKO鴻星中菜午膳時,被店員指控「兩個禮拜前有張單未埋」,質疑其「食霸王餐」。事主否認並強調是第一次光顧,但仍被店員懷疑,事件引起網民熱議,對鴻星的服務質素提出質疑。事隔兩周後,鴻星集團公開道歉,承認事件處理不當,並向受影響的顧客致歉。

多重因素交織下的困境

鴻星飲食集團所面臨的困境,並非單一事件所造成,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 疫情衝擊與消費疲弱: 近年新冠疫情對香港餐飲業造成嚴重衝擊,社交距離措施及出入境限制導致本地消費市場疲弱,遊客消費模式亦發生轉變。
  • 租金壓力: 香港租金高企,對餐飲業造成沉重負擔。即使部分食肆嘗試與業主磋商減租,但並非每次都能成功,高昂的租金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經營成本上升: 除了租金外,食材、人工等經營成本不斷上升,進一步壓縮餐飲業的利潤空間。
  • 內部管理問題: 霸王餐事件反映鴻星在員工培訓及內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導致服務質素下降,影響顧客體驗。

對員工權益的影響

鴻星飲食集團的風波,對員工權益造成直接影響。旺角MOKO分店結業導致約50名員工失業,部分員工更被拖欠薪金,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工會呼籲鴻星集團盡快解決員工欠薪問題,並提供適切的支援,協助失業員工重新投入就業市場。

餐飲業的未來挑戰

鴻星飲食集團的案例,反映香港餐飲業正面臨嚴峻的挑戰。面對疫情、高租金、經營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餐飲業者需要積極求變,提升競爭力。

  • 開源節流: 餐飲業者應積極開拓客源,例如推出外賣服務、開發新菜式等,同時嚴格控制成本,提高營運效率。
  • 提升服務質素: 優質的服務是吸引顧客的重要因素,餐飲業者應加強員工培訓,提升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用餐體驗。
  • 善用科技: 透過線上訂位、電子支付等方式,提升營運效率及顧客便利性。
  • 與業主建立良好關係: 在租金方面,餐飲業者應主動與業主溝通,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

結語:危機中求變

鴻星飲食集團的風波,為香港餐飲業敲響警鐘。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餐飲業者需要不斷求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政府及相關機構亦應提供更多支援,協助餐飲業渡過難關,共同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新的出路,將會是香港餐飲業共同面對的課題。而如何保障員工權益,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亦是社會各界需要共同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