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放蛇行動:白牌車司機被拘」

香港「白牌車」問題:警務執法與法律風險

近年來,香港「白牌車」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警方多次採取「放蛇」行動打擊非法載客取酬行為。本文將深入探討「白牌車」的定義、相關法律條例,以及警方執法行動的細節,並分析使用「白牌車」所存在的法律風險,以提高市民對此問題的認識。

什麼是「白牌車」?

「白牌車」一詞在香港泛指未經許可,利用私家車提供出租或取酬載客服務的車輛。這些車輛通常透過網絡平台或手機應用程式招攬乘客,規避了傳統出租車的監管,也未購買合法的第三者保險,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白牌車」的法律風險

根據香港《道路交通條例》,除非汽車持有有效的出租汽車許可證,否則任何人不得駕駛或使用車輛作出租或載客取酬之用。駕駛「白牌車」屬於違法行為,首次定罪可被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再犯則可被罰款2.5萬元及監禁12個月。

除了司機面臨法律制裁外,乘客使用「白牌車」也存在風險。由於「白牌車」未購買合法的第三者保險,一旦發生交通意外,乘客可能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此外,「白牌車」司機的背景也未經過嚴格審查,乘客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警方「放蛇」行動的細節

警方通常會派遣警員喬裝成乘客,透過網絡平台或手機應用程式預約「白牌車」。當「白牌車」司機接載「喬裝乘客」到達目的地並收取車資後,警方就會表明身份,以涉嫌「利用汽車作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等罪名將司機拘捕,並扣查涉案車輛作進一步檢驗。

近期,警方在多個地區,包括將軍澳、荃灣、葵青區、港珠澳口岸等地都進行了多次「放蛇」行動,成功拘捕多名「白牌車」司機,並扣查了涉案車輛,其中包括 Tesla 及豐田七人車等。這些行動顯示了警方打擊「白牌車」的決心。

案例分析:將軍澳區的「放蛇」行動

從多宗新聞報導可以看出,將軍澳區是警方打擊「白牌車」的重點區域之一。警方多次在將軍澳區進行「放蛇」行動,拘捕多名「白牌車」司機。例如,2025年6月17日,東九龍總區交通部人員在將軍澳進行「放蛇」行動,拘捕兩名分別51及64歲的男司機,他們涉嫌「利用汽車作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涉案私家車亦被扣查作進一步檢驗。類似的行動在5月也多次發生,顯示警方對該區「白牌車」問題的高度關注。

市民應如何選擇交通工具

警方呼籲市民出行時應選擇合法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出租車、巴士、港鐵等。這些交通工具都受到政府的監管,司機的背景經過嚴格審查,車輛也購買了合法的第三者保險,能夠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權益。

解決「白牌車」問題的長遠之計

打擊「白牌車」問題需要政府、警方和市民的共同努力。除了加強執法外,政府還應檢討現行的出租車政策,考慮引入新的網約車模式,以滿足市民對個性化交通服務的需求。同時,也應加強對市民的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對「白牌車」風險的認識,鼓勵市民選擇合法的交通工具。

結語:保障自身權益,選擇合法交通

「白牌車」雖然可能提供更便捷或更便宜的服務,但其背後潛藏著法律和安全風險。市民在選擇交通工具時,應以自身安全和權益為重,選擇合法合規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出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政府和警方也應持續加強執法力度,完善相關法規,從多方面著手,共同解決「白牌車」問題,維護香港的交通秩序和市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