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五週年:香港高官發文揭示的五個關鍵轉變

2025年是香港主權移交28周年,同時也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近月來,香港政府高官在多個場合發表文章和講話,回顧國安法的成效並展望未來發展。這些官方言論中蘊含了五個關鍵重點,不僅反映了中央與特區政府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也揭示了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推動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策略方向。

「國安與愛國主義教育」被反覆強調。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6月21日舉行的《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論壇上指出,維護國家安全是保障「一國兩制」成功落實的根本前提。行政長官李家超及多位司局長隨後在社交媒體上呼應此觀點,強調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以培養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和責任感。這種教育不僅針對學校系統,也涵蓋紀律部隊及青少年團體,例如保安局日前舉行升旗儀式暨文藝創作比賽頒獎禮,以增強青年對法律和制度的認識及支持。

「軟對抗」策略,則針對外部威脅。過去多年來,香港曾面臨多次政治動盪,包括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2014年非法佔中、2016年旺角暴動,以及2019年持續十多個月的大規模黑暴事件。中央政府認為這些事件背後存在外部敵對勢力干預,因此制定《香港國安法》,填補法律漏洞,有效止暴制亂,使社會秩序得以恢復。近期高官文章中亦提到,要加強防範境外勢力利用資訊戰、輿論戰等非傳統手段干擾香港穩定,以軟實力抵禦各類挑戰。這種防範意識,體現了對於外部勢力滲透的高度警惕。

第三個重點聚焦於安全與發展並重。《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底生效以來,被視為令香港由亂轉治的重要分水嶺,有助恢復投資者信心和營商環境穩定。夏寶龍在論壇上明確表示,高水平保障安全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特區政府也積極配合中央政策,在經濟政策設計中融入安全考量,如促進科技創新、金融開放等領域均需兼顧風險管理。這意味著,香港未來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可持續性,而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

第四則涉及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美中關係緊張帶來的新挑戰,即所謂「美方關稅戰與地緣政治影響」問題。在官方文章裡,多名局長談及如何應對美方加徵關稅以及全球供應鏈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時堅持深化內地合作,加快融入大灣區建設,以減少外部壓力造成的不利影響。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似乎是應對外部挑戰的重要策略。

最後,是有別於傳統硬核政策之外的新興議題——消費刺激與優惠措施的重要性。部分官員指出,在保持社會穩定基礎上,要通過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生活質素,加強消費市場活力。例如推出各類消費券計劃、旅遊優惠等措施,不僅促進本地經濟循環,也有助凝聚民心,共建繁榮社會氛圍。此外,「民族復興」理念亦被納入宣傳語境,用以激勵市民共襄盛舉,共享改革成果。關注民生福祉,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被視為鞏固社會共識的重要手段。

總結而言,《香港國安法》五周年之際,港府高層透過公開講話和文字表達出以下核心訊息:堅守國家安全底線是維護特區長治久安之基石;愛國主義教育將成為鞏固身份認同的重要途徑;面向未來必須結合安全保障與經濟發展雙輪驅動;積極應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同時注重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以鞏固社會共識。在此框架下,「一國兩制」事業正朝著更加成熟穩健方向邁進,而如何平衡自由、多元價值觀念與國家利益仍將是一項持續考驗,但從目前官方態度看,其決心明確且步伐堅決。

未來幾年,《港區 國 安 法》的執行情況及其衍生政策效果將繼續受到各界密切監察,其能否真正促使 香港 社 會 和 經 濟 持 續 穩 定 發 展 , 將 是 評 價 成 功 與 否 的 關 鍵 指 標 。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instagram.com

[3] theinitium.com

[4] www.info.gov.hk

[5] www.doj.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