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地震預言別慌!旅遊保險地震保障全攻略:理賠範圍、注意事項一次看。

近日,一則關於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的預言在網路上甚囂塵上,此消息源自日本漫畫家竜樹諒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提及她夢見的內容。這項預言在香港、日本和台灣等地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特別是對於計劃出遊的人士來說,旅遊保險是否能涵蓋因地震造成的損失,成為了熱門話題。本文將深入探討預言的背景、旅遊保險的理賠範圍,以及相關官方的回應,以釐清事實並提供實用的資訊。

這則「7月5日大地震」預言,主要出自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於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描述她曾夢見2025年7月初,日本太平洋沿岸可能會發生巨大的災難,包括海底火山爆炸和百米高的海嘯,並可能波及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區域。然而,作者本人後來澄清,這個日期並非科學預測,而是基於個人夢境的創作,並且她在新作《天使的遺言》中修正了先前具體時間點的說法。此外,日本氣象廳也公開駁斥此類具體時間與地點的預測為謠言,強調目前科學尚無法精確預報地震。命理師分析指出,7月5日前後屬於能量較動盪之時,但並不至於像網路上流傳的那樣誇張。

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許多市民仍然計劃如常出遊,因此「旅遊保險是否涵蓋因大地震導致的損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香港,一般標準的旅遊保險多會列明保障範圍,包括意外傷害、醫療費用、行李遺失或延誤,以及旅行取消或縮短等情況。然而,大部分的旅保條款中,通常都會有「不可抗力事件」或「自然災害除外條款」。如果投保時已經知道存在特定的風險(例如官方發布警告),而投保人仍然選擇出行,就可能會影響理賠的資格。因此,若遇到突發的大規模自然災害,如強烈的地震,多數標準旅遊保險會視乎事故發生時是否屬於正常的保障範圍,例如因受傷需要醫療救治,通常可以獲得理賠;但如果是因為行程取消或財物損毀,則需要視乎個別條款的細節來決定。

根據香港保險業聯會的一般指引,在自然災害下,旅客可以獲得以下幾種主要的賠償:

  • 意外身故及傷殘保障: 如果旅客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不幸身故,可以申請相應的賠償金。
  • 緊急醫療費用: 這包括住院治療和緊急救護的開支。
  • 旅行取消/縮短補償: 如果因為政府公告禁止出入境,或者交通工具停運導致無法按照原定計劃旅行,可以申請部分的退款。
  • 行李遺失/損壞補償: 如果因為天災造成行李的損毀,也有一定的保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投保之前,已經有明顯的風險提示,而消費者沒有主動通知承保公司,就可能被認定為違反誠信原則,而影響索償。此外,不同的產品之間,保障的內容差異很大,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之前,仔細閱讀合約的細節,並且向代理查詢相關的疑問,以免日後產生爭議。

最後,就目前的官方態度而言,日本氣象廳已經明確表示,無法以現代科技精準預測特定日期的大型地震事件,呼籲民眾不要輕信網路上的謠言,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防災意識,並且做好日常的備戰措施,例如準備好避難包,以及熟悉逃生路線。同時,各界的專家也提醒公眾保持冷靜,不必過度恐慌,但不可忽略防範自然災害的重要性。此外,在疫情逐漸穩定的情況下,人們恢復了跨國旅行的熱潮,更需要留意最新的政府公告與安全指引,以及自身購買的旅遊產品是否包含足夠的保障。

總而言之,「7月5日大地震」雖然是一項缺乏科學依據,且帶有濃厚傳說色彩的預言,但它提醒我們必須重視防災的準備,以及合理安排個人的財務安全。在面對未知的風險時,選擇適切且全面覆蓋自然災害風險的旅遊保險,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權威機構發布的資訊,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恐慌。展望未來,希望社會各界能持續推動防災物資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抗逆能力,共同打造更安全穩健的生活環境。

資料來源:

[1] udn.com

[2] www.gvm.com.tw

[3] www.letsgojp.com

[4] www.hk01.com

[5] 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