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司危駕襲擊罪成 官方將審慎判刑」

警司陸振中案:非禮罪脫,危駕襲擊罪成之剖析

事件概述:權力、酒精與失控的夜晚

警司陸振中,曾任沙頭角分區指揮官,被控於2022年涉及一連串的非禮、危險駕駛及襲擊等罪行。案件經過漫長的審訊,於區域法院作出裁決。陸振中最終被判一項危險駕駛及一項襲擊罪名成立,但備受關注的三項非禮罪則全部不成立。這宗案件不僅關乎一位警務人員的個人行為,更牽涉到警隊形象、權力關係、以及法律對於性侵指控的舉證標準等複雜議題。

非禮罪名不成立:疑點利益歸於被告?

陸振中被控於2022年6月,在聯和墟街市熟食中心殘廁內三度非禮女下屬X。控方指控陸振中強迫X進行口交等性行為。然而,法官在審理後,雖然認為陸振中的舉動顯然超越了上司下屬的正常關係,對女事主有所追求,但對於女事主是否同意在殘廁內發生的事件,卻存在疑點。

法官指出,在刑事案件中,控方必須證明被告的罪行達到毫無合理疑點的程度。由於法庭對女事主的證供有所保留,未能排除其可能默許或未明確反對相關行為的可能性,因此裁定三項非禮罪全部罪名不成立。

這一判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討論。一方面,有人認為法庭的判決體現了法律的嚴謹性,避免冤假錯案。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法庭是否過於注重證據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權力關係對受害者的影響。在上下級關係中,下屬可能礙於權威,即使不情願也難以明確拒絕上司的要求。

危駕與襲擊罪成:酒精作用下的失控行為

除了非禮罪,陸振中還被控於2022年7月,在一次飯局後醉酒駕駛,並在下屬試圖阻止時襲擊他們。法庭最終裁定陸振中一項危險駕駛及一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名成立。

法庭認為,事發當日陸振中飲酒過量,步履不穩,明顯受到酒精影響,不宜駕駛。然而,陸振中仍執意駕駛,甚至在停車場內逆線行車,險些與對頭車相撞。此外,在下屬試圖阻止時,陸振中不僅沒有停車,還與他們發生肢體衝突,導致其中一名督察蔡文浩手指被咬傷,需要縫針。

法庭認為,陸振中的行為嚴重危害了公共安全,也對其下屬造成了人身傷害。儘管陸振中辯稱自己當時神志不清,但法庭認為,即使受到酒精影響,陸振中仍然有行為能力,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警隊紀律與社會觀感:停職後的漫長等待

由於陸振中被判刑事罪名成立,他已被警隊停職。根據《警隊條例》,任何警務人員如就刑事罪行被控,且經法院在刑事法律程序中裁斷有關控罪獲證實,則由作出該項裁斷當日起,該人員不得獲付薪金或津貼,但如處長批准付給該等款項則除外。

在完成所有司法程序後,陸振中還將面臨警隊的紀律聆訊。根據案件的嚴重程度,他可能面臨警告、降級、甚至革職等處分。

這宗案件對警隊的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作為執法者,警務人員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社會的嚴格監督。陸振中案件不僅損害了警隊的公信力,也引發了公眾對警隊內部管理及監督機制的質疑。

判刑與後續:法律責任與道德反思

陸振中被判危險駕駛及襲擊罪成,案件押後至7月3日判刑。法官已提醒被告,案件極大可能以即時監禁方式處理。

除了刑事責任,陸振中還面臨民事訴訟。其中一名受襲督察蔡文浩已入稟區域法院,向陸振中追討賠償及訟費。

陸振中案件不僅是一宗法律案件,也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社會事件。它提醒我們,無論身居何位,都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約束自己的行為,尊重他人。同時,這宗案件也凸顯了權力關係對性侵指控的影響,以及法律在保護弱勢群體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警惕權力濫用:建立健康的工作環境

陸振中案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必須警惕權力濫用,建立健康的工作環境。在任何組織中,領導者都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利用職權對下屬進行騷擾或侵犯。同時,組織也應建立完善的投訴機制,鼓勵受害者勇敢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只有建立一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工作環境,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