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天水圍與元朗的黑暗角落
香港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頻傳,尤其是在天水圍和元朗等新界地區,情況更令人擔憂。這些事件不僅挑戰著社會的道德底線,也突顯了相關法規的不足和執法力度的欠缺。
觸目驚心的個案:鮮血與哀鳴
2020年11月,天水圍沙江圍一村屋發生了一宗令人髮指的虐待動物案件。一名女住戶凌晨返家時,發現自己飼養的唐狗倒斃在屋外,地上佈滿血跡。警方接報後將案件列為「殘酷對待動物」處理。短短四天內,天水圍就發生了四宗虐待動物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另一起發生在元朗福順街的案件同樣令人痛心。一隻唐狗被發現棄置在路邊草叢的麻包袋中,頸部被膠索帶緊緊纏繞,最終證實死亡。警方同樣將案件列為虐待動物案,並展開調查。
這些個案僅是冰山一角。在元朗的村屋,也曾發現有狗隻被困在惡劣的環境中,缺水缺糧,甚至導致死亡。這些受虐待的動物,有的慘遭毒手,有的則在飢餓和疾病中掙扎,牠們的遭遇令人心碎。
非法狗場的煉獄:被遺忘的生命
除了個別的虐待案件,非法狗場也是動物受虐的重災區。在天水圍雞伯嶺的一個廢棄貨倉,多隻狗媽媽被遺棄,並被鐵鍊鎖著,生活環境如同煉獄。這些狗媽媽生下的幼犬,也難逃厄運。毛守救援人員前往救援時,發現多隻幼犬已經死亡或失蹤。
2021年,天水圍一個面積約2000多呎的村屋被揭發是非法狗場。該狗場環境惡劣,地面濕滑且佈滿狗糞,17隻被寄養的犬隻生活在其中。這些犬隻大多是松鼠狗、西施犬和鬆獅犬,部分健康狀況不佳,需要獸醫進一步檢查。狗場負責人以每日80元的價格,通過網絡招攬顧客,提供寄養服務,但實際上卻未能提供 adequate 的照顧。
執法困境與法規漏洞:誰來保護牠們?
儘管香港有《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但虐待動物事件仍屢禁不止。一方面,現行法例的刑罰偏輕,難以起到有效的阻嚇作用。另一方面,執法力度不足,很多虐待動物案件難以偵破。此外,非法狗場問題也難以根治,相關部門的監管和巡查力度有待加強。
在上述天水圍非法狗場的案件中,警方雖然拘捕了狗場負責人,但僅僅依靠事後追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源頭治理,規範動物寄養行業,提高動物福利水平。
如何打破困局:我們能做什麼?
要有效遏制虐待動物的行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加強立法和執法: 提高虐待動物的刑罰,加大執法力度,對虐待動物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 完善動物福利法規: 制定更全面的動物福利法規,規範動物飼養、運輸、交易等各個環節,保障動物的合法權益。
- 強化公眾教育: 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市民的動物保護意識,讓尊重動物、愛護動物成為社會共識。
- 支持動物保護組織: 積極支持動物保護組織的工作,為牠們提供資金和資源,讓牠們能夠更好地救助和保護動物。
- 舉報虐待動物行為: 當我們發現虐待動物的行為時,要勇敢地站出來,及時向警方或相關部門舉報,讓施虐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結語:讓愛與尊重照亮每一個角落
虐待動物不僅是對動物的殘忍傷害,也是對社會道德的踐踏。我們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抵制一切虐待動物的行為。只有當我們真正尊重每一個生命,才能建立一個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社會。讓我們攜手努力,讓愛與尊重照亮天水圍和元朗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的動物都能夠在陽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