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界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變革時期,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動盪與內地政策調整,工商界的角色和定位也在不斷演變。屠海鳴指出,香港工商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不僅肩負著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責任,更需在改革創新中發揮“領頭羊”和“頂梁柱”的作用。本文將從變局、新局與大局三個層面深入探討香港工商界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首先,變局體現了香港工商界所遭遇的外部環境劇烈改變。隨著全球貿易格局因美國加徵關稅及地緣政治緊張而出現波動,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其傳統依賴國際金融和貿易中介角色受到衝擊[1]。此外,中美科技競爭加劇及供應鏈重組,也迫使本地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其產業結構和市場策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小企尤感壓力,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以維持競爭力[1]。
其次,在新局方面,中央政府對香港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其能夠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內地市場擴展[2][3]。這不僅是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實踐中的機遇。例如,在創新科技、綠色經濟以及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都為本港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同時,本地政府亦積極推動改革,包括財政預算案中針對中小企減稅措施,以及提升營商環境透明度等,有助於激活市場活力[1]。
最後,就大局而言,屠海鳴強調香港工商界必須有全局觀念,把握國家整體戰略布局中的定位,以長遠目光看待自身發展。他認為,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只有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潮、堅定信心並主動求變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優勢並實現可持續增長[2][3]。同時,他呼籲業界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共同維護良好的營商秩序和社會穩定氛圍,以促進經濟健康繁榮。
總結來說,當前香港工商界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外部環境帶來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孕育著轉型升級的新機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本地政策配套完善,只要業界能夠順應形勢、勇於改革創新,就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找到突破口。未來幾年,是檢驗香港工商力量是否真正成為城市“領頭羊”和“頂梁柱”的關鍵期,也將決定其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廣闊舞台上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因此,全方位把握好這一輪“變—新—大”三重格局,是確保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每一位從業者不可迴避的使命。[2][3][1]
資料來源:
[1] paper.hket.com
[2] bau.com.hk
[3] zijing.com.cn
[4] bau.com.hk
[5]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