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香港大裁員風暴:200人恐失業,員工嘆香港不再獨特?

國際美容化妝品巨頭L’Oréal(歐萊雅)香港分部近日傳出大規模裁員消息,超過200名員工收到「大信封」,預計將於今年9月底陸續離職。這一事件不僅引發業界關注,更讓不少本地員工感嘆:「唔好再以為香港仲好獨特」。這句說話背後,反映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正經歷深刻變化,企業營運策略與人才需求亦隨之調整。

L’Oréal自1983年進駐香港以來,已在此地營運超過40年。撇除前線銷售人員後,目前公司約有近300名員工。今次裁員潮主要源於公司決定將香港分部與內地分部合併。據報道指出,上月27日公司已向員工宣布相關安排,並解釋因業務整合需要而進行大幅精簡人手[1][2][3]。有受影響的員工透露,「只餘下少量與前線溝通的員工」維持基本營運;亦有被裁者表示,「公司是在賺錢情況下裁員」,認為這是行業趨勢之一[2][3]。

一、企業重組背後的市場轉變

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動盪、消費模式轉型及區域競爭加劇等因素持續影響企業決策。L’Oréal並非首次在香港進行人事調整——早在2020年疫情期間便曾因市場變化而裁減品牌部約60名員工[1]。當時公司解釋指消費者購物習慣由實體店轉向網上平台,「部分職位已不再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部分」[1]。今次合併內地分部的決定則進一步凸顯了跨區域資源整合的趨勢。

事實上,隨著中國內地市場規模擴大及數碼化程度提升,許多跨國企業紛紛加強對大灣區乃至全國業務的佈局。這種「北望神州」的策略不僅能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率,更能貼近龐大的消費群體。對於總部位於歐洲的大型集團而言,「以中國為中心」的管理架構逐漸成為主流選擇。

二、「賺錢都裁員」:行業現象還是個別案例?

有被裁員工直言:「賺錢都裁員」,並指出不少美妝品牌也有類似做法[2][3]。這番話道出了當前商業環境下的無奈現實——即使企業盈利狀況良好,「瘦身」、「優化」、「重組」等字眼仍頻繁出現在管理層會議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數碼化浪潮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普及導致部分崗位需求減少;二是全球化競爭加劇迫使企業必須不斷提升效率以保持競爭力;三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促使跨國公司在不同地區之間重新分配資源和人力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報》等媒體引述不願具名的被裁者稱讚L’Oréal一直以來作風「慷慨」,估計離職安排會很好[2][3]。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受影響者的情緒壓力與生計困難。

三、「唔好再以為香港仲好獨特」:反思本土優勢與挑戰

此次事件最引人深思之處在於那句出自本地僱員口中的感慨:「唔好再以為香港仲好獨特」。這句話既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和失落感也折射出更深層次的社會心理變化——曾經作為亞洲金融中心、自由貿易港口的城市光環正在褪色或至少面臨嚴峻挑戰。

回顧過去數十年間, 外資機構紛紛落戶香江, 看中的正是其法治健全、資訊流通自由以及連接中西方的橋樑角色. 然而隨著政治環境變遷, 中美角力升級以及周邊城市崛起(如深圳廣州), 這些傳統優勢正逐步被削弱甚至取代.

此外, 消費者行為模式改變亦加速了產業結構調整. 「線上購物」「直播帶貨」「跨境電商平台崛起」「社交媒體行銷主導新世代消費決策過程…種種因素令傳統零售業及相關支援部門面臨前所未有壓力.

總結而言,L’Oréal今次在香港的大規模人事變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整個時代背景下產業結構性調整的一個縮影.無論是從宏觀經濟角度還是微觀個人層面來看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如何應對全球化浪潮下日益激烈的競爭?如何在新常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展望未來,只有積極擁抱變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同時社會各界亦需共同努力為受影響人士提供更多支援機會幫助他們順利過渡至新階段.畢竟任何一個城市的繁榮最終都要靠每一位市民共同創造而非單靠某個行業或某家公司的存在來維繫其獨特性質!

資料來源:

[1] www.stheadline.com

[2] udn.com

[3] www.worldjournal.com

[4] www.am730.com.hk

[5] thecollectivehk.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