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博士率領「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於2025年7月12日至13日帶領香港新聞界代表團赴大灣區深圳及東莞進行為期兩天的交流考察。此次活動旨在深入了解大灣區在創新科技、工業發展及歷史文化方面的最新成就,並藉此體驗智慧科技應用,感悟香港與大灣區同根同源的深厚情誼,促進兩地更緊密合作與融合[1][2][3]。
交流團首日重點參觀了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親身體驗智慧駕駛技術的實際應用。這項技術代表了中國在智能交通領域的重要突破,有助提升城市運輸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團隊還到訪中建海龍建築科技研究院,了解其針對香港啟德簡約公屋項目所採用的「組裝合成」組件生產運作模式。這種先進建築技術不僅提高施工效率,也有助解決本港房屋供應問題[2]。隨後參觀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總部,更加深對新能源汽車及綠色出行產業發展趨勢的認識。
第二天交流團前往東莞華為松山湖研究所,探討華為在人工智能及通訊技術上的創新研發成果。隨後參觀東深供水工程紀念園及展覽館,加深對該工程保障香港食水安全的重要性的理解,此舉彰顯了粵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的重要意義[2]。下午則走訪南頭古城博物館,以歷史視角感受嶺南沿海地區與香港之間悠久且密切的人文淵源。此外,他們亦拜訪由香港企業家創立、專注人工智能領域研發的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加強雙方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的合作機遇[2]。
李慧琼表示,此次大灣區考察讓她親眼見證國家各個領域迅速發展,不僅激起強烈民族自豪感,也深化了對大灣區與香港緊密聯繫的認識,有利於新聞界向市民提供更深入、更精準的信息報道。同時,她期望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能夠持續保持與新聞界緊密合作,共同掌握國家的最新動態,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1][3]。
此次交流活動不僅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智慧城市、綠色能源、先進製造等多個層面的卓越成就,也凸顯出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大灣區融合創新資源優勢將持續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而像李慧琼帶隊這樣跨界別、多層次的人員交流正是促進彼此理解和共融不可或缺的一環。
未來,大灣區將繼續以高端製造、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ICT)、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產業為核心驅動力,加快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同時透過深化文化交流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鞏固港人對祖國認同感,共築繁榮穩定社會環境。在此過程中,媒體擔當橋樑角色尤為關鍵,有助於消除誤解、增強信任,使更多市民真切感受到祖國快速崛起帶來的新機遇、新希望。
總括而言,本次由李慧琼博士率隊的大灣區考察,是一次集政治使命、經濟視野與文化情懷於一身的重要活動。不但讓參加者直面現代化智慧科技成果,更深化了兩地人民血脈相連、攜手共贏的大局意識。未來期待類似跨地域、多元化形式的互動頻繁開展,以實際行動推動粵港澳全面融合,共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資料來源:
[3] gbcode.rthk.hk
[4] www.singtao.ca
[5] www.singtao.ca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