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025年7月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成立35周年慶典」公共政策論壇系列的最終場,聚焦探討香港文化旅遊及體育發展的現況與未來。此次論壇吸引逾60位本地從政者、學者及公眾人士參與,旨在深入剖析這兩個領域對香港社會經濟的重要影響,以及如何藉由政策推動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國際形象[1]。
文化旅遊和體育產業是促進城市多元發展的重要支柱。首先,文化旅遊不僅豐富市民生活,更是吸引國際遊客、帶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國際都會,一直致力打造「亞洲盛事之都」,積極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和節慶,如流行文化節、中華文化節等,這些活動不僅展示本地獨特魅力,也促進跨境交流與合作[4]。政府透過旅遊發展局提供專業支援,包括協調合作及宣傳推廣,有效提升活動質素與影響力,加強香港作為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其次,在體育方面,隨著全球對健康生活方式重視度提高,以及大型國際賽事頻繁落戶亞洲市場,香港亦積極擴展其體育產業版圖。透過舉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不但能夠激勵市民參與運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也有助於培養本地運動人才並吸引外來投資。此外,大型賽事帶來的人流和媒體曝光,有助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及經濟活力[4]。
論壇中,多位專家學者以及政府代表分享了他們對文旅及體育發展策略的見解。例如,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亞太研究所所長黃元山指出,要持續深化文旅融合創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注重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確保行業長遠繁榮[2]。此外,本港從政者也強調政策制定需兼顧多方利益,包括居民生活質素、環境保護以及產業升級轉型,使文旅和體育成為推動社會整合與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
綜觀此次論壇內容,可以看出香港在文旅及體育領域已具備堅實基礎,但面臨全球競爭加劇、新興科技應用等挑戰,需要更靈活且前瞻性的政策支持。例如數碼化轉型、智慧場館建設,以及結合虛擬實境(VR)等新技術以提升觀賞和參與感受,都將是未來重要方向。同時,加強區域合作,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資源共享,也將有助於拓寬市場空間並優化資源配置。
總結而言,「香港亞太研究所成立35周年慶典」公共政策論壇最終場成功匯聚各界智慧,共同探討如何鞏固並推進本港文化旅遊及體育產業發展。在全球化浪潮下,此兩大領域不僅是促進經濟多元化的重要驅動器,更承載著塑造城市軟實力、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使命。未來,隨著政府持續投入資源並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相信香港能夠穩步邁向成為更具國際競爭力且充滿活力的亞洲盛事之都。[1][2][4]
資料來源:
[3] www.fs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