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明星酒家結業 部份員工被拖欠薪資」

酒樓寒冬:黃大仙明星酒家與太子金滿樓黯然落幕

香港餐飲業,尤其傳統中式酒樓,近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高昂的租金、持續不景氣的經濟、以及消費模式的轉變,猶如三重壓力,讓不少老字號和連鎖酒樓難以支撐。近日,黃大仙的明星海鮮酒家與太子金滿樓雙雙宣布於8月1日結業,再次敲響了香港餐飲業的警鐘。

明星酒家:租約期滿,難敵加租壓力

明星海鮮酒家,特別是位於黃大仙竹園的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是不少街坊飲茶聚餐的回憶。然而,這份回憶即將畫上句點。據員工透露,結業的主因是租約期滿,業主領展不願減租。儘管酒樓已在此經營九年,但近年經濟不景氣導致生意下滑約三成,高昂的租金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酒樓的結業,不僅讓街坊失去了一個聚腳點,也反映了香港小商戶在面對大型地產商時的無奈。此外,早前亦有金記冰室黃大仙店因欠租遭領展封鋪,可見領展對商戶的租金壓力確實存在。

金滿樓:未明原因,告別太子彌敦道

與明星酒家同日結業的,還有位於太子彌敦道的金滿樓。金滿樓同樣貼出通告,宣布將於8月1日結業,但結業原因並未在通告中說明。金滿樓位於彌敦道黃金地段,租金壓力可想而知。

酒樓結業潮:背後的深層原因

黃大仙明星酒家和太子金滿樓的結業,並非個案,而是香港酒樓業結業潮的縮影。除了前述的租金壓力和經濟不景氣外,還有以下幾個因素:

  • 消費模式轉變: 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與上一代大相徑庭,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多元化的餐飲體驗,例如特色餐廳、咖啡店等。傳統酒樓的菜式和裝修風格難以吸引年輕顧客,導致客源流失。
  • 人力成本上升: 香港的勞工法例對僱員的保障較高,加上近年最低工資的提高,酒樓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在高租金和低收入的雙重夾擊下,酒樓的經營更加困難。
  • 疫情衝擊: 近年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對香港餐飲業造成了嚴重衝擊。政府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例如限制堂食人數、縮短營業時間等,直接影響了酒樓的生意額。

網民分析:酒樓的「四宗罪」

對於酒樓的結業潮,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分析了酒樓的「四宗罪」:

  • 食物質素下降: 有些酒樓為了節省成本,降低了食材的質素,導致菜餚的味道和口感大不如前。
  • 服務態度惡劣: 部分酒樓的服務員態度不佳,對顧客缺乏耐心和禮貌,影響了顧客的用餐體驗。
  • 衛生環境欠佳: 有些酒樓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例如餐具不潔、廚房髒亂等,影響了顧客的食慾。
  • 價格過高: 在食物質素、服務態度和衛生環境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酒樓的價格卻居高不下,讓顧客覺得不值。
  • 員工的無奈與求助

    酒樓結業,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員工。面對突然失業,他們感到無奈和無助。部分酒樓員工被拖欠薪金,甚至被積欠強積金,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工會和勞工處積極介入,協助員工追討欠薪和申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希望能盡快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結語:香港餐飲業的未來路在何方?

    黃大仙明星酒家和太子金滿樓的結業,再次提醒我們香港餐飲業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要走出困境,酒樓業者需要積極求變,例如:

    • 創新菜式: 在保留傳統菜餚的同時,開發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創新菜式。
    • 提升服務: 加強員工培訓,提升服務質素,讓顧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
    • 改善環境: 保持餐廳的衛生整潔,營造舒適的用餐環境。
    • 開拓市場: 利用社交媒體和線上平台,吸引更多年輕顧客。

    此外,政府也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援,例如減免租金、提供貸款、推廣香港美食等,幫助餐飲業者度過難關。只有政府、業者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讓香港餐飲業重拾昔日的輝煌。

    告別回憶,展望未來

    明星酒家和金滿樓的結業,不僅僅是兩間酒樓的消失,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這些酒樓承載著許多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它們的離去讓人感到惋惜。然而,告別過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希望香港餐飲業能夠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繼續為市民提供美味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