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即將推出智能AI眼鏡

天貓精靈與夸克融合:AI眼鏡戰役號角吹響?

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再次調整其AI to C戰略,將天貓精靈與夸克產品團隊融合,劍指AI眼鏡等新興硬體領域。這項舉動不僅意味著阿里在AI領域的重新佈局,也預示著AI眼鏡這片新興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天貓精靈的轉型:從智能音箱到AI眼鏡

天貓精靈成立於2017年,最初是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s)孵化的項目,後來發展成為阿里在物聯網(IoT)領域的重要佈局,以獨立品牌的形式存在。然而,隨著智能音箱市場逐漸飽和,天貓精靈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

與夸克產品團隊的融合,可以看作是天貓精靈尋求新突破的關鍵一步。夸克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尤其是AI能力的應用,將為天貓精靈在AI眼鏡等新產品的開發上提供強大的支持。

AI眼鏡:巨頭逐鹿的新戰場

AI眼鏡被視為繼智慧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的個人計算平台。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希望在這片藍海中搶佔先機。Meta、百度、小米、華為等企業都已推出或計劃推出AI眼鏡產品。

阿里與香港AR眼鏡開發商RayNeo的合作,也顯示了其在AI眼鏡領域的野心。RayNeo將採用阿里巴巴Qwen大語言模型作為基礎,開發智能眼鏡。這意味著,阿里不僅僅是提供AI技術,而是希望通過與硬體廠商的深度合作,打造更具競爭力的AI眼鏡產品。

雷鳥創新:阿里AI眼鏡戰略的重要夥伴

雷鳥創新是另一家與阿里在AI眼鏡領域有著密切合作的公司。雙方合作的定制AI大模型將會率先部署到雷鳥V3和雷鳥X3 Pro上。雷鳥V3是專為輕量化體驗設計的純AI眼鏡,而雷鳥X3 Pro則採用最新光波導技術與AI大模型的AI+AR眼鏡。

對於雷鳥創新而言,與阿里的合作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如果雷鳥能夠在AI眼鏡領域取得成功,將有助於其推動AR眼鏡走入消費者日常,並成為AI時代終端設備的領導者之一。

AI眼鏡的挑戰與機遇

雖然AI眼鏡前景廣闊,但目前仍面臨著一些挑戰。

  • 價格與實用性:對於消費者來說,價格和實用性是購買產品的核心驅動因素。如果AI眼鏡價格過高,或者功能不夠實用,將難以吸引消費者。
  • 獨立性:如果AI眼鏡不能脫離手機,並作為獨立的使用個體存在,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 技術成熟度:AI眼鏡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例如電池續航、顯示效果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AI眼鏡的潛力將逐漸釋放。

  • 應用場景豐富:AI眼鏡可以應用於導航、翻譯、拍照、娛樂等多個場景。
  • 個性化體驗:AI眼鏡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體驗,例如根據用戶的興趣推薦新聞、音樂等。
  • 解放雙手:AI眼鏡可以讓用戶在不需要使用手機的情況下,完成一些任務,例如查看訊息、控制智能家居等。

AI眼鏡的未來:搶奪手機市場?

有人預測,AI眼鏡有望在2025年搶走手機一杯羹。三星預計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發布其首款AI智能眼鏡,搭載AR1、支持Gemini模型,初步計劃生產50萬台。許多公司也預計在2024年底到2025年之間發布智能眼鏡產品,包括雷鳥創新(預計2024年12月)、小米(預計2025年4月)、華為(預計2025年5月)、字節跳動(預計2025年8月)、Meta(預計2025年9月)、三星(預計2025年9月)、魅族(預計2025年9月)。

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AI眼鏡還需要克服許多挑戰。

阿里AI眼鏡戰略的意義

阿里將天貓精靈與夸克融合,並積極探索AI眼鏡等新硬體領域,是其在AI時代的重要佈局。

  • 尋找新的增長點:隨著智能音箱市場逐漸飽和,阿里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AI眼鏡被視為下一個重要的個人計算平台,有望成為阿里新的增長引擎。
  • 鞏固AI領先地位:阿里在AI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通過發展AI眼鏡,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 打造AI生態系統:AI眼鏡可以與阿里的其他產品和服務進行整合,打造更完整的AI生態系統。

結語:AI眼鏡的未來充滿想像

天貓精靈與夸克的融合,預示著阿里將加速在AI眼鏡領域的佈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AI眼鏡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豐富,功能將越來越強大。AI眼鏡的未來充滿想像,或許有一天,它真的會取代手機,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