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陳美寶強調「不為管而管」避免硬指標影響市場

香港網約車規管:在創新與傳統間尋求平衡

香港政府正積極推動網約車的合法化與規管,這不僅是一項交通政策的調整,更關乎市民出行選擇、司機生計以及整體交通運輸行業的未來發展。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政府的立場與規劃,力求在創新服務與傳統行業間取得平衡。

牌照制度:簡化流程,動態調整

陳美寶多次強調,政府希望網約車牌照簽發制度盡可能簡化,避免衍生不必要的二手交易或競標,降低市場參與門檻。這意味著政府不希望牌照制度過於複雜,增加營運成本,反而希望鼓勵更多合規的網約車服務進入市場。

同時,對於網約車數量,政府傾向採取動態規劃的方式,而非設定「硬指標」或「硬限制」。陳美寶認為,一開始不必「一步登天」,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實際情況,逐步調整網約車的數量,避免對現有的士行業造成過度衝擊。這種彈性管理的方式,有助於市場逐步適應新的競爭格局。

總量控制:避免惡性競爭,保障司機收入

儘管政府傾向於彈性管理網約車數量,但陳美寶也明確表示,會對網約車輛總數設上限,實施總量控制。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業界出現惡性競爭,特別是「割喉式減價」的情況。她指出,過去其他地區因為平台太多、無限量發牌,導致司機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甚至阻礙了有質素的司機入行。

通過限制網約車數量,政府希望確保司機能夠獲得合理的收入,吸引更多人加入網約車行業,並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也與政府希望網約車服務能夠與的士行業共存互補的目標相符。

司機資格:承認的士筆試,簡化入行門檻

為了鼓勵更多人加入網約車行業,政府考慮簡化司機的入行門檻。陳美寶表示,如果司機已經通過的士駕駛筆試,原則上就已滿足作為網約車司機的規定。這項措施可以吸引更多有意加入網約車行業的人士,特別是那些已經具備的士駕駛經驗的司機。

簡化司機資格認證,不僅能夠降低入行門檻,還能縮短培訓時間,讓更多司機能夠快速加入網約車服務,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有助於網約車平台快速擴大服務範圍,提升服務質量。

收費機制:市場主導,政府監管

對於網約車的收費機制,政府傾向於由市場主導,允許平台根據供需關係靈活調整價格。然而,陳美寶也強調,政府會保留權力,一旦市場出現失衡情況,例如出現「割喉式」惡性競爭,政府將會介入規管,避免市場秩序混亂。

政府的監管,旨在確保網約車服務的收費合理透明,保障乘客和司機的權益。通過監測市場變化,政府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維持市場的健康發展。

車齡限制:七年車齡上限,仍存爭議

關於網約車的車齡限制,目前存在一些爭議。部分意見認為,七年車齡上限過於嚴苛,可能導致部分車輛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然而,政府可能出於安全考慮,對車齡進行限制,確保網約車輛的性能和安全標準。

對於車齡限制,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並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找到一個既能保障安全,又能兼顧營運成本的平衡點。

共存互補:的士與網約車的未來

陳美寶多次強調,政府希望的士與網約車能夠共存互補,共同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選擇。她認為,網約車的出現,可以彌補的士服務的不足,提供更便捷、更個性化的出行體驗。

通過完善網約車的規管,政府希望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的士和網約車都能夠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發展,共同提升香港整體交通運輸服務的水平。

前景展望:穩步前進,持續調整

香港網約車的規管,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政府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利益,包括市民、司機、平台以及傳統的士行業。陳美寶表示,政府將會穩步有序推進,希望不影響現時運力。

未來,政府將持續監察市場變化和市民需求,適時作出調整,確保網約車規管能夠真正惠及市民,促進香港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不僅僅是一項政策的制定,更是一種對未來出行方式的探索,如何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保障傳統行業的發展,並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香港網約車規管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其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