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即將於2025年9月12及1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第49樂季開幕音樂會《絲語.琵琶》,這場演出不僅是新一季的序幕,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與藝術價值。作為「中華文化節2025」和「亞藝無疆」藝術節的重要節目,《絲語.琵琶》獲得了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展現了香港中樂團在推動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創新的堅持與努力[1][2][3]。
《絲語.琵琶》以民族管弦樂套曲形式呈現,全曲分為七個樂章,依據不同類型的琵琶演奏特色設計,融合多元題材和聲響效果。此作品透過琴弦之聲講述絲綢之路上文明交匯、文化融合的故事,不僅彰顯了中國古典音樂的韻味,也反映出香港作為東西方交匯點獨特而包容的城市氣質[4]。其中包括唐建平、顧冠仁、李博禪等知名作曲家的經典協奏曲,以及陸尉俊的新作《拉丁美洲狂想》,後者更是世界首演,展示了傳統器樂與異域風情結合的新嘗試[4]。
此次開幕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教授指揮,他長期致力於推廣民族管弦音樂並促進跨時代合作。閻惠昌教授表示,新一季主題定為「怡」,寓意心靈安然和平靜,希望通過優雅且富有感染力的中國音符連結古今中外聽眾。此外,該季還將推出向中國民族管弦大師彭修文致敬系列,以紀念其逝世三十周年,重現其經典作品並彰顯他對現代民族管絃革新的貢獻[4]。
除了藝術層面的突破,第49楽季亦積極推動文化旅遊及教育交流。行政總監錢敏華博士指出,中國傳統音樂不僅是一種表演形式,更是促進社區互動和跨界合作的重要橋樑。今年起,中乐团安排學生交流團參加導賞及幕后體驗活動,加深青少年對本土及亞洲多元文化遺產認識。同時,透過與旅遊業界緊密合作,引入親子遊學團等項目,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形象[5]。
展望未來,第49楽季還將於2026年春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這是一個集結全球笙簧演奏家的大型盛事,被視為打造嶄新文化外交名片的重要平台。該活動標誌著香港中乐团持續深化國際交流、拓展亞洲乃至世界舞台影響力的新里程碑[5]。
綜觀整個第49楽季開幕項目,《絲語.琵琶》不只是一次純粹聽覺享受,更是一場涵蓋歷史脈絡、地域交融以及創新精神的大型藝術盛宴。在堅守傳統根基同時勇於擁抱變革,它完美呼應了當代香港既承襲東方古韻又兼具西方多元特色的城市身份。隨著更多跨界合作和海外巡演計劃逐步落實,相信這支具有深厚底蘊與前瞻視野的專業隊伍必能繼續引領華人傳統音 樂走向更寬廣、更精彩的新境界。
資料來源:
[1] www.hkwl.org
[4] www.art-mate.net
[5] www.am730.com.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