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競渡香江:鏡頭下的香港活力與魅力

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港口設施,長期以來在全球航運及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2023年,香港以加注量計算,不僅是大灣區排名第一、全國第二大,也是全球第七大的加注中心,支撐着無數遠洋航程[1]。本文將從「千帆競港」這一主題出發,探討香港如何通過多元化發展模式,在國家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以及與周邊地區如陽江、廣西防城港等共同推動海洋經濟和文旅融合的具體實踐。

香港:千帆競港的國際航運樞紐

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繁華景象,是城市活力與經濟實力的象徵。作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重要門戶,香港擁有繁忙且高效的貨櫃碼頭系統,如葵涌貨櫃碼頭,同時匯聚了環球貿易廣場及國際金融中心等頂尖金融機構[1]。這種結合了先進物流、金融服務和貿易平台的多元融合模式,使得香港不僅是華南最大的加注港口,更成為全球船舶補給的重要節點。

此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香港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方面也持續發揮橋樑作用。例如,加強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在海運服務、供應鏈管理上的合作,有效提升整體競爭力並吸引更多跨境投資[1]。

粵港澳共築「藍色糧倉」:陽江開漁季盛況

鄰近廣東省陽江市,每年8月舉行盛大的開漁季活動,以「千舟競發」聞名。今年(2025年)8月15日至17日,在海陵島舉辦第二十三屆南海(陽江)開漁季,共有約3400條漁船同時離港,再現壯觀場面[2][5]。此活動不僅標誌伏季休漁期結束,也成為粵港澳三地水產品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其中冰鮮海捕水產品占全國供港量八成以上[2][5]。

此次開漁季已從傳統儀式升級為包含13項文旅融合活動的大型全民狂歡,包括疍家婚嫁巡遊、鹹水歌對唱以及夜間沙灘音樂節和煙花秀等,使得傳統產業文化與現代旅遊娛樂深度結合,不僅促進地方經濟,也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2][5]。

廣西防城港:千帆競發助推文旅經濟

類似於陽江開漁盛況的是廣西防城港市於8月16日啓動的北部灣開海節。本屆以「千帆競發防城港開海暢遊海邊山」為主題,不但標誌伏季休魚期正式結束,也通過合唱、器樂及戲劇表演豐富文化內涵,同時配合夜間沙灘篝火音樂會等活動提升夜間經濟活力[3]。

該活動是落實《2025廣西旅遊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品牌文旅項目,加速推動當地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並支持廣西建設海洋強區戰略目標[3]。

綜觀上述,「千帆競 港」不只是字面上形容眾多船隻齊聚或出航,更代表着沿岸城市依托自身獨特優勢,在航運物流、水產捕撈及文化旅游領域形成互補共榮的新格局。香港作為核心樞紐,以其卓越的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能力支撐起整個大灣區乃至更大範圍內複雜而龐大的商業網絡;而陽江及防城 港則透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文旅融合,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且充滿活力的新興市場空間。

未來隨著科技創新、市場需求變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千帆競 港」將繼續深化合作交流,不斷拓寬產業鏈條,提高綠色可持續水平,使這片南中國 海域真正成爲連接世界的重要橋梁和示範窗口。在全球化背景下,此類跨界協同模式亦可提供寶貴借鑒,有望引領更多沿海城市走向高質量、多元化繁榮之路。

資料來源:

[1] www.dotdotnews.com

[2] glosyeuropyichin.com

[3] www.hkcd.com.hk

[4] hkcd.com.hk

[5] www.nfnew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