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領銜!「深港廣」經濟圈稱霸全球,驅動大灣區騰飛

「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首次榮登全球第一,彰顯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創新舞台上的領先地位。這一成就不僅反映了三地深度合作的成果,也凸顯了香港在區域創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角色。本文將從集群的創新優勢、香港的獨特地位及未來發展展望三方面,深入探討這一全球創新集群的成功因素及其意義。

首先,「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的崛起得益於三地在創新資源和產業結構上的互補優勢。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該集群在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風險資本交易量三大核心指標上表現卓越,這些指標均為全球高度重視的創新發展重點[1][4]。深圳作為中國的科技創新重鎮,擁有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豐富的高新技術企業;廣州則在科研機構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香港則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整個集群提供了資金支持和國際連接。這種跨地域的協同合作,促使三地形成了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為市場價值。

其次,香港在「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香港不僅是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亞洲領先的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規模,還具備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國際化人才隊伍[2][4]。香港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政策,推出多項資金支持計劃,如「產學研1+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及「創科產業引導基金」,這些措施有效拓寬了初創企業的融資渠道,促進了創新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2]。此外,香港作為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樞紐,為創新企業提供了穩定的法律環境,吸引了大量國際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進駐,進一步強化了集群的全球競爭力[4]。

第三,未來發展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將繼續深化合作,推動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促進科技成果共享。特別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即將開園,將成為吸引海內外機構和頂尖大學的重要平台[3]。香港政府與深圳及國家相關部門正積極商討數據、生物樣本等創新要素的跨境流動政策,為創新活動提供更便捷的支持[3]。同時,政府將持續加強專利申請、科研發表及風險投資三大核心指標的推動力度,確保集群在全球創新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3]。

綜合來看,「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的全球第一地位,是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資源整合與政策支持的綜合體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樞紐,不僅為集群提供了資金和人才支持,更通過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和國際化環境,促進了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展望未來,隨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平台的啟動,以及跨境創新要素流動的推進,該集群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先地位,成為引領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這不僅對香港自身的創新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也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合作樹立了典範。

資料來源:

[1] www.hku.hk

[2] www.hk01.com

[3] www.news.gov.hk

[4] www.xinhuanet.com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