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與香港城市大學於2025年9月11日在海關總部大樓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搜查犬智能頸圈的數據研究與分析,旨在提升搜查犬的執法效率與準確性。此舉標誌著香港在智慧執法科技應用上的重要進展,結合先進科技與實務經驗,為打擊走私及其他違法行為提供更有力的支援[1]。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執法機關積極尋求創新工具以提升工作效能。搜查犬作為海關重要的輔助力量,其敏銳的嗅覺和訓練能力在查緝違禁品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重點在於利用智能頸圈收集搜查犬在執勤過程中的生理及行為數據,透過香港城市大學的技術分析,深入了解搜查犬的工作狀態與反應模式,從而優化訓練方法及執法策略。這不僅提升搜查犬的工作效率,也有助於保障犬隻的健康與福祉[1]。
智能頸圈的應用帶來多重優勢。首先,透過實時監測搜查犬的心率、活動量及壓力指標,執法人員能即時掌握犬隻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疲勞或壓力過大,確保其在最佳狀態下執行任務。其次,數據分析有助於識別搜查犬在不同環境和情況下的行為特徵,從而調整訓練方案,使犬隻更有效地辨識目標氣味。再者,智能頸圈的數據還能用於評估不同搜查策略的成效,為未來執法提供科學依據,提升整體執法質素[1]。
此外,這項合作也反映出香港海關與本地學術機構的緊密合作關係,促進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香港城市大學作為本地頂尖的研究機構,具備先進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將搜查犬的生理與行為數據轉化為具體的改進建議。這種產學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海關的執法能力,也為本地科研注入實務需求,推動智慧執法技術的發展與創新[1]。
展望未來,隨著智能裝置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搜查犬智能頸圈的功能有望進一步擴展,例如結合定位系統、環境感測器等,實現更全面的監控與分析。這將使海關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執法環境時,能夠更靈活且精準地部署搜查犬資源,提升打擊違法活動的效率與成功率。同時,也為其他執法部門提供了可借鑒的智慧科技應用範例,推動整體公共安全水平的提升。
總結而言,香港海關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的搜查犬智能頸圈合作備忘錄,不僅是科技與執法結合的創新嘗試,更是提升執法效能與保障犬隻福祉的重要里程碑。透過科學數據的支持,搜查犬的訓練與運用將更加精準和高效,有助於香港維護邊境安全和社會秩序。未來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這項合作有望帶來更多突破,為智慧執法開創新局。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zh.wikipedia.org
[4] hkcd.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