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總署攜手香港理大,共築地理空間創新與智慧城市未來

地政總署與香港理工大學於2025年9月12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推動香港地理空間創新及智慧城市發展。此合作框架涵蓋測量、繪圖、地理空間技術、教育及培訓等多個範疇,標誌著政府部門與學術界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深度結合,為香港未來的城市管理和科技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全球智慧城市概念的興起,利用先進的地理空間技術提升城市運作效率已成為各大都市的重要策略。此次合作由地政總署副署長(測繪事務)張國輝與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共同簽訂,雙方將攜手研發先進測量技術和衛星定位基礎設施,同時結合人工智能推動創新解決方案。這不僅有助提升土地行政效率,更支持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1]。

深化科研與實務結合 推動技術革新

本次備忘錄強調科研與實務經驗的融合。透過成立聯合研究中心,促進學界、業界及政府三方交流協作,有利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並落實於公共服務中。例如,在土地規劃和管理上,可利用高精度測量數據配合AI分析,提高資源配置準確性和預警能力。此外,加強衛星定位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提升定位精度和覆蓋範圍,使得無人機監控、智能交通等應用更具可行性[1]。

專業培訓體系 建構人才支柱

除了技術研發外,此次合作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雙方將共同推動相關教育課程及培訓計劃,以增強本港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以及智慧城市相關領域的人才儲備。在當前全球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高素質人才是持續創新的關鍵,而透過產學研緊密結合,可以讓學生更貼近行業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2]。

促進跨界協同 強化智慧城市生態

此次合作也反映出政府對跨部門、多元主體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視。不僅是公私營機構之間,更包括高校科研力量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層面。例如,新一輪施政報告中提出「產學創科人才交流計劃」,鼓勵教授參與企業研發並邀請企業高管入校授課,以促使知識流通更加順暢[2]。這種模式有望催生更多符合市場需求且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加快香港向國際頂尖科技樞紐邁進。

綜觀整體,此次由地政總署攜手香港理工大學所締結的合作備忘錄,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行政協議,而是一項戰略性舉措,它整合了政府資源、高校科研能力以及產業需求,共同推動本港在地理空間資訊科技領域取得突破。在未來數年內,我們可期待更多以數據驅動、智能化管理為核心的新型公共服務模式出現,如智能交通管控、環境監察、自動化土地規劃等,有效提升市民生活質素並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重要智慧城巿之一的位置。同時,此舉也彰顯了本港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以及致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決心。面向未來,持續深化此類跨界別合作將是推動社會全面升級的重要引擎。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tkww.hk

[3] www.cic.hk

[4] www.cic.hk

[5] www.landsd.gov.hk

[6] www.legco.gov.hk

[7] www.hkong.hk

[8] data.taipei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