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里:香港助力大灣區企業,拓展全球供應鏈新機遇

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近日在廣州舉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陳百里在會上指出,香港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制度優勢,能夠有效協助內地企業拓展國際供應鏈業務。隨著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以及內地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推進,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日益重要。本文將從香港對內地企業跨國供應鏈管理的支持、金融及專業服務優勢,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三個方面探討香港如何成為內地企業全球化的重要樞紐。

首先,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在幫助內地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和擴大全球布局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陳百里提到,不少內地大型物流及工程機械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運營中心或結算平台,以利用本港完善的物流網絡和先進的金融服務來提升供應鏈效率與風險管理能力。例如,一家知名物流龍頭公司近期就在港設立運營中心,不僅加強了其在港業務,也促進了整體跨境供應鏈協同[2]。這種模式不僅有利於降低成本,更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高競爭力。此外,特區政府積極鼓勵更多內地企業考慮在港設立包括研發、財資、知識產權管理等多功能總部,使得這些企業能夠充分利用香港連接全球市場的平台優勢[2]。

其次,金融及專業服務是支撐跨國供應鏈的重要基石。根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在港控股上市公司達121家,總市值約5.1萬億人民幣,而2024年與香港非礦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高達332億美元[1][4]。這反映出本港資本市場活躍且具吸引力,有效支持了眾多消費品牌及製造業通過上市融資壯大實力,同時借助自由貿易環境和世界頂尖航空物流樞紐——香港國際機場,加強商品流通速度與覆蓋範圍[3]。此外,本港投資推廣署正積極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包括出口信用保障、電子貿易融資以及數據驅動金融服務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對外貿易便利性與安全性[3][4]。

最後,大灣區創新實力持續攀升也為内地企业借助香港拓展国际供应链提供坚实基础。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介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今年跃居全球创新指数榜首,这不仅体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强劲,也为供应链升级注入动力。同时广东省登记外资企业超过21万家,占全国四分之一,这显示出该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为内地企业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平台实现国际化创造良好环境[2]。因此,通过融合粤港澳三方优势资源与政策支持,大湾区正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引擎,而作为连接国际市场门户的香港则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桥梁角色。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遷以及中國深化改革開放步伐加快,以「一國兩制」優勢突出的香港成為促進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戰略支點已成共識。不論是在跨境物流協同、財務結算還是風險管控層面,本港均提供了一站式、高效且專業的平台支持。同時,大灣區創新生態系統的不斷完善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與合作深化。在未來,中企若善用好這一獨特平台,不僅可鞏固現有海外市場,更能開拓更廣闊的新興領域,有望打造更具韌性的全球競爭格局。因此,加強粵港澳合作,共同打造更加開放包容且富有活力的大灣區經濟圈,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各界值得期待的新篇章。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wenweipo.com

[3] www.hkcd.com.hk

[4] sc.isd.gov.hk

[5] unwire.pro

[6] www.news.cn

[7] finance.sina.com.cn

[8] finance.stockstar.com

[9] www.xinhuanet.com

[10] www.tkww.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