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第二季度整體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上升3.1%,顯示本港經濟持續穩健復甦,並略高於第一季度的3.0%增長率。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香港經濟的韌性,也為未來經濟走勢提供了重要參考。本文將從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勞工市場狀況及未來展望三方面,深入分析香港第二季GDP增長的背景與意義。
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2025年第二季度香港GDP增長3.1%,主要得益於外部需求強勁及出口表現突出。貨物出口按年實質增長達12.0%,這與美國暫緩關稅措施帶來的提前出貨效應密切相關。服務輸出方面亦表現亮眼,按年增長7.5%,其中旅遊、運輸、金融及商業服務均錄得顯著增長。這反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且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外部需求的回暖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大動力[1][3]。
此外,從行業角度看,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的增加價值在第二季度實質上升6.1%,運輸、倉庫及郵政速遞服務業亦有5.6%的增長,顯示貿易及物流活動活躍。儘管住宿及膳食服務業仍錄得1.8%的跌幅,但整體服務業的增長趨勢明顯,推動了經濟的整體擴張[3]。
勞工市場狀況與收入變化
儘管經濟增長穩健,勞工市場在第二季度出現輕微放緩。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由第一季度的3.2%上升至3.5%,就業不足率亦由1.1%升至1.4%。建造業、金融業及零售餐飲業的失業率均有所上升,反映部分行業面臨結構性調整或短期壓力[1]。
不過,工資及勞工收入仍保持穩健增長。第一季度名義工資指數上升3.5%,第二季度就業收入延續增長趨勢,顯示勞動市場雖有波動,但整體薪酬水平提升,有助於支撐內需及消費信心。此外,2025年第二季度本地居民總收入實質上升3.6%,與GDP增長相呼應,反映居民收入增長對經濟復甦的正面貢獻[1][4]。
未來展望與挑戰
展望未來,儘管上半年GDP增長達3.1%,但多家機構預計下半年增速將有所放緩。大華銀行預測2025年下半年GDP增長約2.5%,全年增長約2.8%,仍處於政府2%至3%的預測區間上端。2026年經濟增長預計進一步放緩至2.0%,反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本地結構性挑戰[2]。
通脹方面,香港通脹壓力預計保持溫和,2025年全年通脹率預測約1.6%,有助於維持物價穩定,支持消費及投資。金融業尤其是財富管理領域前景樂觀,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2]。
然而,勞工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及部分行業的復甦乏力,仍需政策持續關注。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強調要拼經濟,推動創新科技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為香港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基礎[5]。
總體而言,2025年第二季度香港GDP的3.1%實質增長,彰顯了本地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外部需求回暖、服務業擴張及居民收入提升是主要推動力。未來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變化及本地勞工市場調整,透過政策支持和產業升級,持續推動香港經濟穩健發展。
資料來源:
[1] m.dwqce.com
[2] news.cnyes.com
[3] news.cnyes.com
[4] www.163.com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