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於2025年9月21日舉辦了「香港中學生空間站科普載荷和科學實驗方案設計比賽」的頒獎典禮,旨在鼓勵本地中學生積極參與航天科技及科學研究,提升青少年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此項比賽不僅促進學生對太空科學的興趣,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意和科研成果的平台,對培養未來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該比賽由教育局主辦,並得到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支持,多所本地中學積極參與。活動期間,不同年級的學生組隊設計針對國際空間站或模擬環境的科普載荷及相關實驗方案。這些方案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領域,強調跨學科整合及應用。例如,有隊伍提出利用橡筋動力飛機模型進行氣動力測試,也有團隊設計水火箭定點打靶競賽,以探討推進原理和精準控制[3]。
透過這次比賽,中學生不僅能夠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科研項目,更有機會接受專業航天專家的指導和評審,加深對太空探索技術的理解。此外,比賽優勝者還將獲得赴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的寶貴經歷,有助拓展國際視野並激發持續投入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領域研究的熱情[3]。
從教育層面來看,此類活動是推動STEAM(加入藝術元素)教育的重要一環。香港多所中小學已將STEAM理念融入校本課程,如德萊仕中學便通過In-STEAM計劃深化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並榮獲SDL-STEAM教師獎勵計劃嘉許[3]。這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結合跨領域知識的方法,不但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創新思考能力,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此外,比賽亦促使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科技素養培育的重要性。在全球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本港青年若能早期接觸前沿科技並親身參與相關實驗設計,有助奠定堅實基礎,使他們未來能在航空航天甚至更廣泛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影響力。同時,此類活動也增強公眾對太空探索價值及其帶來社會效益的認識,提高全民科技文化水平。
總括而言,「香港中學生空間站科普載荷和科學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不僅是一場激發青年潛能的平台,更是推動本港STEM/STEAM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透過結合政府資源、高校專家指導以及校園師生共同努力,此項目成功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樑,有助培育具備全球視野且富創新的未來人才。展望未來,希望此類活動持續擴大規模,引入更多元化題材,使更多年輕人投身於探索宇宙奧秘之旅,共同推動香港成為區內乃至世界級科技創新的重鎮[4][3][2][1]。
資料來源:
[1] www.bfhmc.edu.hk
[4]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