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於2025年9月強烈襲港,對香港的交通運作及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隨著風暴逐漸遠離,香港機場已宣布自25日清晨起恢復航班運作,而本地四大航空公司及機場交通亦陸續回復正常。本文將從颱風帶來的影響、航空公司航班情況以及機場交通安排三方面詳盡探討,為讀者提供全面資訊。
超強颱風樺加沙於9月24日吹襲香港,天文台繼颱風韋帕後再次發出最高級別十號颶風信號[1]。此次颱風吹襲期間,本港多區錄得暴風至颶風級別的強勁狂風吹襲,同時伴隨頻密大驟雨,多地雨量超過10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達200毫米以上[1]。此外,由於樺加沙接近時正值漲潮,引發明顯水位上升和水浸現象,其中維多利亞港水位一度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4米,接近2017年天鴿襲港時水平[1]。這些極端氣候條件導致本地公共交通系統受阻,多條行人隧道臨時封閉以保障安全[2]。
在航空方面,由於惡劣天氣影響,不少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誤。本地四大航空公司——國泰航空、香港快運、港龍航空及亞洲航空均受到不同程度衝擊。其中部分國際及內地航線因應安全考慮暫停服務,但隨著25日清晨天氣轉好,香港國際機場宣布恢復正常航班運作[2][3]。為配合恢復營運,各大航空公司已積極調整航班時間表,加開補飛班次以疏導滯留旅客。此外,有關部門提醒旅客密切留意最新航班資訊,以免因突發變動而耽誤行程。
與此同時,機場周邊的公共交通服務也同步調整以配合恢復工作。例如港鐵延長了機場快綫服務時間,在25日上午5時30分及5時40分增開由香港站往返機場的特別列車,以方便旅客盡早抵達或離開機場[3]。此外,由粵港澳三方協商決定,自25日零時起,包括港珠澳大橋在內的重要跨境通道將全面恢復通關和通行功能,大幅提升跨境人流與貨物流動效率[3]。這些措施有效緩解了因颱風吹襲造成的交通壓力,有助社會經濟活動快速回歸正軌。
總結而言,超強颱風樺加沙給香港帶來嚴重挑戰,不僅引發劇烈天氣變化,也對民眾出行和物流產生廣泛影響。然而,在政府部門、各大航空公司以及公共交通營辦者協同努力下,各項應急措施迅速落實,使得包括香港國際機場在內的重要基礎設施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功能。同時,此次事件亦凸顯了城市防災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未來面對類似自然災害威脅之際,加強預警能力、完善應急方案,以及提升跨部門協調效率將是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維持社會穩定不可或缺的一環。
資料來源:
[1] www.hko.gov.hk
[2] www.hk01.com
[4] ps.hket.com
[5]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