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快運偏離跑道:撞毀燈牌事故,調查預計耗時一年

香港快運航空一架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飛抵香港的A320客機(航班編號UO235),於2025年9月8日上午約10時34分在香港國際機場北跑道降落時,疑似偏離跑道,撞毀了跑道旁的3盞燈和2個指引牌,起落架冒煙,所幸機上137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均無受傷。事件引起民航處及民航意外調查機構高度關注,調查工作已展開,預計調查需時約12個月[1][2][4][5]。

此次事件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飛機偏離跑道的安全隱患,更涉及飛行操作、氣象條件及機場設施的多重因素,對航空安全管理提出嚴峻挑戰。本文將從事故經過、可能成因及調查展望三方面深入探討,並分析事件對香港航空安全的啟示。

事故經過與現場情況

根據報導,該班航班於上午10時34分降落時,疑似出現偏離跑道的情況,飛機在滑行過程中撞毀了3盞跑道燈和2個指示牌,起落架冒煙,隨即引起機場管理局及相關單位的緊急反應。救援人員迅速到場,確認無人受傷,乘客安全有序離開機艙,但部分乘客因事件延誤在機艙內停留約一個半小時,情緒較為激動,要求航空公司解釋事故原因[1][2][5]。

現場撞毀的燈具和指示牌是機場跑道安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指引飛機安全降落和滑行。此次撞毀不僅影響跑道設施的完整性,也可能對後續航班運作造成影響,需即時修復以恢復正常運作。

可能成因分析

香港專業飛行員協會主席張敬龍指出,事故可能由多項因素引致,包括當時的強風、天氣惡劣(大雨、雷雨雲)、複雜地形及能見度低等環境條件,均增加飛機降落的難度。此外,風向突然變化(如由順風轉為逆風或側風)可能導致飛機失速,增加偏離跑道的風險[3]。

飛行員在接獲降落許可後,需根據即時風向、飛機性能及公司操作守則判斷降落安全性,若風力超出飛機限制,應選擇復飛或改降其他機場。此次事件是否涉及飛行員判斷失誤、操作問題或機械故障,仍待民航意外調查機構深入調查。此外,飛行員的培訓、休息狀況及飛機系統性能亦是調查重點[3]。

調查進展與未來展望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已展開全面調查,收集飛機黑盒數據、氣象資料及機場監控錄像,並與香港快運航空及民航處緊密合作,目標是查明事故發生的具體經過和成因,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調查預計需時約12個月,期間將持續公布調查進展[1][4][5]。

此次事件凸顯航空安全管理的複雜性,提醒業界必須持續強化飛行員培訓、完善氣象預警系統及跑道設施維護。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重要航空樞紐,維持高標準的安全運作對保障旅客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未來,相關部門或將檢討現行飛行操作規範及應急措施,並加強對惡劣天氣下飛行安全的監控與管理,提升整體航空安全水平。

總結而言,香港快運客機偏離跑道撞毀設施的事件,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暴露出多重安全風險。透過民航意外調查機構的深入調查和後續改進,期望能有效防範類似事故,保障香港航空運輸的安全與穩定發展。

資料來源:

[1] www.stheadline.com

[2] money.udn.com

[3] www.hkcd.com.hk

[4] www.info.gov.hk

[5] news.now.com

[6] www.info.gov.hk

[7] www.hk01.com

[8] hk.epochtimes.com

[9]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