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效應:香港旅遊業績亮眼,盛事經濟穩步上揚

今年內地國慶黃金周期間,香港迎來了顯著的旅客增長,首四天內地旅客訪港人次達87.7萬,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7%,顯示香港作為旅遊及經濟樞紐的吸引力持續回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這一數據反映香港經濟正穩中向好發展,並且多項本地經濟指標均呈現積極態勢,為香港未來經濟增長注入信心。

十一黃金周作為中國內地最重要的長假之一,吸引大量內地旅客赴港旅遊消費,對香港零售、酒店及旅遊業帶來強勁推動。根據入境處數據,今年首四天共有877,833人次內地旅客入境,較去年同期的820,315人次增加7.01%。其中,最高流量的入境口岸為高鐵西九龍站,達44,731人次,其次是落馬洲支線(福田口岸)和羅湖口岸,分別有39,349及30,727人次旅客入境。即使在第四日遇上颱風天氣,仍有超過20萬內地旅客入境,較去年同日增長近10%[1][3]。

這波旅客增長不僅體現在人數上,亦反映在旅遊相關產業的活躍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表示,黃金周首三日內地訪港旅客達67.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6.3%,酒店入住率普遍達九成,部分高端酒店甚至已客滿。她強調,香港仍有多項「王牌」活動待發揮,如一年一度的舞火龍活動及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預計未來幾日旅客人流將持續旺盛。這些活動不僅提升旅遊吸引力,也帶動本地商戶收益,促進經濟多元發展[2]。

陳茂波進一步指出,香港經濟的穩健復甦不僅依賴旅遊業,還得益於零售業的強勁表現和本地住宅樓市的穩定。他提到,8月份零售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創下20個月來最大升幅,股市亦呈現興旺態勢。這些因素共同支持本地零售業經營情況逐步回穩。此外,香港正積極吸引重點企業落戶,近期將舉行多家重點企業簽約儀式,包括三家全球十大醫藥企業及首批結合創新科技與文化創意的企業,令引進企業數量突破100家,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3]。

綜合來看,十一黃金周期間內地旅客的顯著增長,反映香港旅遊業的復甦勢頭強勁,並帶動相關產業鏈活躍。多項本地經濟指標顯示,香港經濟正處於穩中向好的發展階段。未來隨著更多文化、旅遊及商業活動的推進,以及重點企業的持續引入,香港有望鞏固其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推動經濟持續多元化發展。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香港的這些積極變化為城市帶來了穩定的發展基礎和樂觀的前景。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news.mingpao.com

[3] news.tvb.com

[4] www.stheadline.com

[5] www.info.gov.hk

[6] gbcode.rthk.hk

[7] www.hk01.com

[8] gbcode.rthk.hk

[9] money.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