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文(Lokman)與蔡瀚億(BabyJohn)等人主演的舞台劇《我推的男子》於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圓滿結束,共演出19場。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本地演員的專業實力,也反映了香港舞台劇創作的活力與挑戰。楊樂文在回顧整個演出過程時,特別提及一幕令他最難忘的場景——導演梁祖堯臨危受命,頂替身體抱恙的魯文傑上場,當時情況緊急,令他腎上腺素飆升,感受到劇場的緊張與團隊的凝聚力[1][4]。
《我推的男子》作為一齣本地創作舞台劇,吸引了不少觀眾關注,演員們的真情投入和專業表現成為焦點。楊樂文談及這場突發事件時,透露當時大家既擔心魯文傑的健康狀況,也感受到導演梁祖堯在極短時間內接手演出角色的壓力與責任。這種臨場應變能力和團隊精神,是舞台劇獨有的魅力所在,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演員與劇組成員之間的深厚連結[1][2]。
魯文傑本人形容這次身體不適是「飛來橫禍」,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演出期間需要停演兩場,並且接受詳細檢查。儘管如此,他感謝劇組的支持與關心,並在休息後迅速恢復狀態,重返舞台繼續演出,展現了專業的敬業精神。BabyJohn也表示,收到魯文傑報平安的短訊後感到欣慰,並讚賞他即使身體不適,仍未曾放下團隊,這種責任感和團隊意識是本地舞台劇成功的重要因素[1]。
陳穎欣作為劇場新人,回憶當天的經歷時,形容那是一段既刺激又緊張的時光。她坦言自己當時心跳加速,彷彿在玩一場刺激的遊戲,這種新鮮感和挑戰感是劇場表演獨有的體驗。這也反映出香港舞台劇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平台,更是培養新一代演員成長的搖籃,為本地文化注入活力[1]。
蔡瀚億則在演出結束後呼籲觀眾多多支持香港本地創作。他強調,香港舞台劇的發展需要觀眾的支持與鼓勵,這不僅是對演員的肯定,更是對整個創作團隊的鼓舞。隨著本地文化產業的多元發展,舞台劇作為一種深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承載著傳遞本地故事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蔡瀚億的呼籲提醒社會各界重視並支持本地創作,讓香港的文化藝術能夠持續繁榮[1][4]。
從這次《我推的男子》的演出經歷中,可以看到香港舞台劇面對的挑戰與機遇。演員們在突發狀況下展現的專業態度和團隊精神,是舞台劇成功的關鍵。另一方面,觀眾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注,則是推動本地創作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香港舞台劇若能繼續保持創新與活力,並獲得更多資源與支持,必將在本地文化藝術領域發揮更大影響力。
總括而言,楊樂文談及的最難忘一幕,不僅是一次演出中的突發事件,更是香港舞台劇精神的縮影。演員與導演在壓力下的臨場應變、團隊成員間的互助與支持,以及新人演員的成長體驗,都彰顯了本地舞台劇的生命力。蔡瀚億呼籲支持香港創作,更為這個行業注入了希望與動力。未來,期待香港舞台劇能夠繼續吸引更多人才和觀眾,成為本地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資料來源:
[1] news.mingpao.com
[2] www.am730.com.hk
[3] news.mingpa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