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之約」:香港如何把握機遇,盡顯獨特優勢?

深圳即將於2026年11月主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中國第三個舉辦這一國際頂級峰會的城市[5]。這一「深圳之約」不僅是國家外交盛事,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香港展現獨特優勢、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契機。本文將從香港的角色定位、聯動效應及未來發展三個維度,探討如何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

香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與國際化優勢

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長期以來發揮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作用[1][2]。在APEC框架下,香港積極參與推動自由貿易與經濟融合,堅持多邊主義原則,並呼籲成員經濟體善用創新科技如人工智能(AI),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6]。這種開放包容的態度,使香港成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

事實上,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去年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高達126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三;同時有近1萬家公司的母公司來自海外及內地,創歷史新高[4]。這些數據充分證明瞭香港在吸引國際資本、促進跨境合作方面的強大磁吸力。面對APEC峰會落戶深圳的重大利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將更加凸顯——通過深化與深圳等大灣區城市的協同效應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hkcd.com

[3] big5.locpg.gov.cn

[4] finance.stockstar.com

[5] www.21jingji.com

[6] www.info.gov.hk

[7] www.wenweipo.com

[8] hk.ocmfa.gov.cn

[9] shenzhen.customs.gov.cn

[10] www.legc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