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頂尖資產管理機構齊聚香港,參與「中國資產管理論壇2025」,探討中美股市前景及香港商業房地產的挑戰。施羅德投資(Schroders PLC)作為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其高層在會上發表了對中美兩大市場的樂觀看法,同時也點出香港商業房地產面臨的壓力。這些觀點不僅反映當前全球投資者的關注焦點,也為未來資產配置提供了重要參考。
施羅德看好中美股市前景
施羅德投資高層在論壇上表示,中美兩大市場仍具備強勁的增長潛力,特別是在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兩國股市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施羅德資本已利用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政策進入中國人民幣市場,專注於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QFLP制度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更靈活的投資渠道,有助於他們更緊密地貼近中國市場,提升投資回報。施羅德認為,中國在供給端擁有強大競爭力,特別是製造業短期內難以被取代。儘管中美貿易摩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影響已逐漸邊際弱化,整體風險可控。
此外,施羅德指出,中國政策未來將維持積極基調,但不會採取「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預計明年財政與貨幣政策將邊際加力,並可能繼續「靠前發力」,但總體政策方向不會有根本性變化。這意味著市場將更關注結構性機會,如高股息資產、出口出海相關資產、新消費及科技產業等領域。
香港商業房地產面臨挑戰
與中美股市的樂觀預期形成對比,施羅德高層也指出,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近年來,受疫情、經濟放緩及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香港商業樓宇的空置率持續攀升,租金水平亦受到壓制。不少跨國企業調整在港業務佈局,導致寫字樓需求下降。此外,隨著遠距辦公模式普及,企業對實體辦公空間的需求進一步減少,這對商業房地產的長期發展構成壓力。
施羅德認為,香港商業房地產的挑戰不僅來自外部環境,也與本地市場結構有關。例如,部分區域供應過剩,加上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信心不足。然而,施羅德也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隨著經濟逐步復甦,商業房地產市場有望迎來調整與轉型的契機。
國際機構積極佈局中國市場
除了施羅德,其他國際頂尖機構也在論壇上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與會代表普遍認為,「十五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將著力統籌投融資協調,推動高質量發展。國泰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指出,中國在供給端的競爭力依然強大,製造業短期內難以被取代。他建議投資者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局勢,關注高股息資產、出口出海、新消費及科技產業等四條主線。
施羅德近期亦有實際行動支持其觀點。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施羅德PLC於10月30日減持凱萊英(06821)2.81萬股,每股作價約86.16港元,總金額約242.12萬港元。減持後最新持股數目為604.58萬股。此舉或反映其對個股的策略調整,但整體對中國市場的佈局仍保持積極。
總結與展望
總體而言,施羅德等國際機構對中美股市持樂觀態度,認為兩大市場在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然而,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需關注經濟復甦與市場結構調整的進展。未來,隨著政策支持與市場轉型,香港仍有機會重拾動能。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結構性機會,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資料來源:
[1] www.chnfund.com
[3] m.cnyes.com
[4] bau.com.hk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