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淨嘅前網時代科技藝術吸引力】
「前網際網路科技藝術的類比魅力」展覽:探索科技與藝術的早期交融
近期,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推出了「Electric Dreams: Art and Technology Before the Internet」(「電夢:網際網路前的藝術與科技」)展覽,該展覽聚焦於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科技與藝術融合。這個時期,藝術家們開始使用新興的科技來創作,從基本的繪畫到感官體驗,展現了人類想象力與科技進步的結合。
展覽內容
展覽以大致的時間順序來呈現,探索藝術家們在這段時期的共同興趣和合作。展覽分為多個主題區域,如「Materialising the Invisible」(物化無形)和「Dialogue with the Machines」(與機器對話)。在這些區域中,觀眾可以看到早期的電腦繪圖機(plotter)如何被用來創作藝術品。例如,1968年的一張照片使用plotter以像素形式重現,展現了早期數字藝術的魅力。
此外,展覽還包括了許多感官體驗的作品,如William S. Burroughs和Brion Gysin的「Dreammachine」,這是一種旋轉的燈光雕塑,旨在通過閉眼體驗來觸發大腦的α波。其他作品還有Grazia Varisco的「Variable Light Scheme R. VOD. LAB」(1964)和Marina Appolonio的「Circular Dynamics 6S+S」(約1968-70),這些作品通過光和幾何圖案來玩弄視覺感知。
主要藝術家與作品
– Jean Tinguely:他的「Métamatics」機器創作了一系列色彩豐富的點狀藝術品,展現了機器在藝術創作中的角色。
– Carlos Cruz-Diez:他的「Chromointerferent Environment」(1974)是一個沉浸式的光環境,讓觀眾可以在移動的光帶中體驗色彩變化。
– Tatsuo Miyajima:他的「133651」系列使用LED數字來探索生命循環和時間的流逝。
專業分析
這個展覽不僅展示了早期科技在藝術中的應用,也反映了人類對於新技術的好奇和創造力。雖然這些作品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過時,但它們代表了藝術家們在科技尚未成熟時的創新嘗試。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從簡單的機械音樂到複雜的感官體驗,藝術家們如何利用科技來拓展藝術的可能性。
結論
「Electric Dreams」展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回顧科技與藝術在網際網路時代前的交融。這些早期的作品不僅展現了人類的創造力,也提醒我們,藝術的魅力在於其永不停息的創新和實驗精神。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1日,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探索科技與藝術早期交融的寶貴機會。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