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嘅前技術總監自己創業喇

前OpenAI首席技術官創辦新公司:思考機器實驗室

近日,前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正式宣布創辦新公司——思考機器實驗室(Thinking Machines Lab)。這家公司吸引了大量前OpenAI核心人員,包括OpenAI聯合創始人John Schulman、前後訓練研究副總裁Barret Zoph,以及北大校友、前OpenAI安全研究副總裁翁荔等。這一豪華陣容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創辦背景

Mira Murati於2018年加入OpenAI,並在2022年晉升為首席技術官。在OpenAI期間,她參與了多個開創性AI模型的開發,包括GPT-3、ChatGPT和DALL·E等[2][4]。2023年11月,Murati曾短暫擔任OpenAI臨時CEO,但在Sam Altman重新就任CEO後,她繼續擔任CTO職務[2]。

公司使命

思考機器實驗室的使命是構建一個人人都能獲得知識和工具的未來,讓人工智能能夠滿足每個人的獨特需求和目標[1][4]。公司將專注於三個主要方向:

1. 幫助人們調整AI系統以滿足特定需求:通過開發可定制的AI系統,讓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AI模型。
2. 構建強大的基礎模型:開發更強大的AI系統,以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安全性。
3. 培養開放的科學文化:通過共享代碼、數據集和模型規範,推動AI領域的開放和進步[1][4]。

團隊陣容

思考機器實驗室的團隊由29名頂級AI人才組成,其中三分之二來自OpenAI[2][4]。除了John Schulman和Barret Zoph外,還包括多位前OpenAI高管和研究人員,如翁荔、Alexander Kirillov等[2][4]。此外,公司還吸引了來自谷歌DeepMind、Meta和Character AI等公司的專業人士[2]。

投資與發展

Mira Murati的新公司在初期就獲得了大量投資,預計融資額超過1億美元[1][3]。這一龐大的資金支持將有助於公司的快速發展和創新。與此同時,思考機器實驗室也面臨著來自其他AI公司的競爭,例如Anthropic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等[2]。

專業分析

思考機器實驗室的成立標誌著AI領域的新一輪創新浪潮。通過吸引頂級人才和強調開放科學文化,公司旨在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理解。然而,面對競爭激烈的AI市場,思考機器實驗室需要持續創新和改進,以維持其競爭優勢。

結論

思考機器實驗室的成立是AI領域的一個重要事件,標誌著前OpenAI高管們在創新和開放科學方面的新嘗試。隨著公司的發展,業界將密切關注其成果和影響。

資料來源:

[1] www.ifanr.com

[2] finance.sina.com.cn

[3] www.aibase.com

[4] finance.sina.com.cn

[5] www.bitgetapp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