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快D收回公屋單位!五大策略縮短等待時間
房屋署:快D收回公屋單位!五大策略縮短等待時間
近期,香港房屋署面對公屋輪候時間長的問題,積極推出多項措施以加快收回和重新編配公屋單位,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更快捷的住屋解決方案。以下是房屋署的五大策略:
1. 同步翻新及預先編配
房屋署已展開一系列檢視,探討並落實優化措施,包括同步將正進行翻新工程的空置單位預先編配予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只要翻新工程完成,申請者便可馬上入住[1]。
2. 擴大「空置單位翻新津貼」
去年11月,房屋署擴大了「空置單位翻新津貼」的適用範圍至所有樓齡的空置單位。選擇參與計劃的準租戶,可獲發相等於三個月租金的翻新津貼,並可靈活地使用有關津貼,作出更切合家庭需要的安排[1]。
3. 加強打擊濫用公屋
房委會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的措施,截至目前已收回逾7000個濫用單位,相當於一座大型屋邨[3]。這些措施有助於騰出更多公屋單位供有需要者使用。
4. 簡化上訴程序
為加快處理上訴個案,上訴委員會已精簡處理程序及增加聆訊次數,包括簡化核實上訴人身分的流程,並在平日傍晚及周六早上增加聆訊節數[1]。
5. 增加新公屋供應
隨着陸續有新的公屋項目落成,以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及「綠表置居計劃」項目入伙,不少公屋租戶因購買了資助出售單位而騰出其公屋單位。這些措施有助於縮短公屋輪候時間[3]。
成效分析
– 公屋輪候時間創六年新低: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降至5.3年,較2022年高位的6.1年下跌0.8年[3]。
– 新界區輪候時間較短:獲編配新界區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獲編配市區及擴展市區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短約一年半[3]。
專業評論
房屋署的這些措施不僅加快了公屋單位的收回和重新編配,同時也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了更快捷的住屋解決方案。然而,仍需要持續監控和改善,以確保公屋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資料來源:
[2] polo.dgi.tw
[4] data.taipei